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1-04-15
    特邀文章
    中国古代人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何嘉宁
    2021, 40(02):  165-18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16
    摘要 ( 1108 )   在线阅读 ( 357 )   PDF (798KB) ( 7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10年来,中国古代人骨遗存的体质人类学研究迅猛发展,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已完全超越了上世纪以人种类型分析为主的情况。这些研究涉及到古代人群的演化、古代疾病与健康、文化习俗相关的骨骼异常、骨骼功能适应、古人口学等多个领域,并积累了一批重要的古代人群体质人类学数据。这些研究工作丰富了我们对东亚地区全新世人群演化历史的认识,体现了多学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对我国近10年来全新世古代人骨材料的体质人类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研究论文
    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记录方法讨论
    张月书, 李锋, 王晓敏, 陈福友, 高星
    2021, 40(02):  181-193.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75
    摘要 ( 585 )   在线阅读 ( 57 )   PDF (2232KB) ( 3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理念的转变,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和记录方法也发生着变化。20世纪30年代周口店遗址发掘方法的改革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史上的重大转折,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记录方法的基础。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在泥河湾地区的开展使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和记录方法与国际接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进入21世纪,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使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发掘的记录方法更加多样化、提取的遗存信息更加科学化、综合化。本文以周口店遗址和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历史为主线,简要回顾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记录方法的变革;以东谷坨遗址的新发掘为例,介绍该遗址发掘和记录的一般规则和具体方法,呼吁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包容性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操作规程。

    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分类方法试析
    李三灵, 李浩
    2021, 40(02):  194-20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3
    摘要 ( 655 )   在线阅读 ( 60 )   PDF (2287KB) ( 2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核是石制品的重要类型,对于揭示早期人类对原料的利用程度、技术发展序列和认知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类型的划分,中国学者经常以台面数量的多少作为标准。但是,这一分类方法忽视了石核剥片技术的多样性,难以深入揭示古人类石器技术及相关行为与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目前,国际同行所使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分类方法多样,其中以Mary Leakey、J. Desmond Clark、Glynn Isaac、Eric Boёda、Kathleen Kuman和Ignacio de la Torre所建立和使用的分类体系最具代表性。本文对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类型划分进行回顾,并对上述几种石核分类体系进行评述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劣。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国内相关研究工作进行讨论。

    西安鱼化寨史前婴幼儿乳齿的特征
    雷帅, 陈靓, 翟霖林
    2021, 40(02):  208-22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78
    摘要 ( 633 )   在线阅读 ( 31 )   PDF (1397KB) ( 1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西安鱼化寨史前婴幼儿乳齿特征的观察研究,发现人类乳齿与恒齿在种族识别方面具有相同的价值,且乳齿齿冠部分形态特征相较于恒齿表现的更加鲜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鱼化寨婴幼儿乳齿形态与东北亚人群具有的“中国型牙”接近,同时兼有少量东南亚人群具有的“巽他型牙”特征,这与同时期关中地区其他古代人群颅骨上反映的种族特征基本一致。笔者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还针对鱼化寨婴幼儿乳齿的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中国14个特殊旁系族群的头面部特征比较
    张兴华, 宇克莉, 郑连斌
    2021, 40(02):  226-23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2
    摘要 ( 1214 )   在线阅读 ( 59 )   PDF (1255KB) ( 24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面部特征是人类学各人种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在人类学的研究中被用作亲缘关系的证据。2006-2016年在四川、云南、西藏、贵州、海南、新疆、内蒙古共调查14个族群成人2989人(男性1434人,女性1555人)的16项头面部指标,比较这些族群头面部特征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在男性族群中木雅人、尔苏人、临高人、白马人的面宽、头宽均较大。图瓦人、布里亚特人、摩梭人的面宽、头宽、形态面高、鼻高值均较大。僜人、革家人、莽人的面宽、头宽较小,而形态面高、鼻高值较大。空格人的面宽、头宽、形态面高、鼻高值均较小。2)在女性族群中图瓦人、布里亚特人的头宽、面宽、鼻高、耳上头高均较大。革家人、空格人的头宽、面宽、鼻高、耳上头高均较小。木雅人、尔苏人、八甲人、白马人、夏尔巴人的头宽、面宽较大,鼻高、耳上头高较小。僜人、克木人、莽人的头宽、面宽较小,而鼻高、耳上头高较大。3)头宽、容貌耳长跟纬度、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等环境因子相关性较高。4)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木雅人、尔苏人、白马人与羌族头面部特征比较接近。克木人与佤族头面部特征最为接近。革家人、僜人、莽人头面部特征比较接近。图瓦人、布里亚特人头面部特征与蒙古族比较接近。

    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的古人口学
    侯侃, 林留根, 甘恢元, 闫龙, 朱晓汀
    2021, 40(02):  239-24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17
    摘要 ( 689 )   在线阅读 ( 49 )   PDF (979KB) ( 2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人口学研究包含对人口学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的研究,本文对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进行了性别、年龄结构的分析和生育水平的估计,后者采用的是用n30+/n5+估算粗出生率的方法。蒋庄人口的性别比是105,属于正常范围。模型拟合研究发现蒋庄人口的死亡年龄结构接近正态分布,这种现象可能与婴幼儿统计漏查、成人年龄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老年”标准的定义有关。通过估算粗出生率并将蒋庄样本和其他新石器时代人骨样本进行粗出生率的对比,发现蒋庄人口的生育水平较高,可能与其环境优渥、文明进步有关。研究还表明,对新方法的尝试和对人骨样本代表性的重视是推动古人口学进步的关键。

    殷墟玉器孔道内部微痕分类辨析
    杨露雅, 朱剑, 岳超龙, 唐际根
    2021, 40(02):  249-26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8
    摘要 ( 628 )   在线阅读 ( 21 )   PDF (10321KB) ( 2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殷墟玉器对探索晚商时期的文化与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分辨硅胶覆模配合显微观察为主要分析手段,选取殷墟出土典型的有孔玉器,针对其孔道内部微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玉器孔道内部微痕可归纳为圆周状凹槽、平行纵向凹槽、弧形口沿、椭圆凹坑、不规则纵向凹线等5个类型。同时,根据微痕形态、分布、完整度、叠压关系等特征,认为其成因主要以加工和使用两大类型为主。研究指出,根据玉器孔道内部微痕特征,可望建立微痕与工艺或使用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对其成因的探讨,可对玉器加工、改制和使用等方面提供重要科学证据,由此深入阐释或挖掘古代玉器中的文化内涵。

    基诺族体质特征及35年来体质的变化
    包金萍, 郑连斌, 宇克莉, 贾亚兰
    2021, 40(02):  261-27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5
    摘要 ( 434 )   在线阅读 ( 21 )   PDF (830KB) ( 1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山基诺乡的基诺族进行体质调查,测量了600例(男279人,女321人)成人人体测量学指标,与35年前在同一地区测量的基诺族体质数据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了35年来基诺族体质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基诺族身材较矮,颧部不突出,上眼睑多有皱褶,接近40%成年人具有蒙古褶,眼裂高度多为中等,眼外角 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多为直鼻背,多直发。基诺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中躯干型、中腿型、宽胸型、宽肩型、中骨盆型。这些表明基诺族具有南亚类型体质特征。35年来,基诺族男女的头长、头宽、面宽、下颌角宽、容貌面高、身高、坐高、胸围、肩宽、体重等指标值较1980年指标有所增长。基诺族体质的变化与当地生产力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善、体力劳动的强度变化都有一定的关系。

    湖南、湖北、贵州土家族成人的体成分比较
    李珊, 王文佳, 宇克莉, 郑连斌
    2021, 40(02):  272-28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2
    摘要 ( 646 )   在线阅读 ( 14 )   PDF (738KB) ( 8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成分指的是身体脂肪、蛋白质、肌肉、水等含量在体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各成分之间的合理比例,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因此身体成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体成分存在着人种和民族差异,因此它也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青少年、大学生的体成分及体成分与其他身体指标的关系,而对于土家族的研究及不同地方间土家族的比较研究匮乏。本文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比较湖南、湖北、贵州土家族成人的体成分特点。旨在更全面的了解土家族的身体成分特点,探讨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对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取样,测量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959例(男性411例,平均年龄为53.7±14.2岁,女性548例,平均年龄为51.0±13.6岁)土家族成人19项身体成分指标,运用Excel 2007、SPSS 19.0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ANOVA)、Person相关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地区土家族男性身体成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总肌肉量、推定骨量、右上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外,湖南、湖北和贵州土家族男性各项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的土家族女性中,除体质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右上肢肌肉量、右下肢肌肉量、左下肢脂肪率外,其余13项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体脂率标准显示,除湖南土家族女性外,湖北、贵州及湖南土家族成人均属于正常范围,且其肥胖多属于中心性肥胖,脂肪多堆积于腹部,患慢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这与湖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有关。三个地区中,湖北省成人的肌肉较发达,湖南、湖北地区成人及贵州地区的女性,都呈现右肢肌肉量略高于左肢肌肉量的趋势,贵州男性左右下肢肌肉量相近;贵州地区推定骨量含量高,其骨骼更强壮。

    发掘/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甘南县旧石器地点发现的新材料
    关莹, 李有骞, 邢松, 黄立平, 程力, 周振宇
    2021, 40(02):  281-29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52
    摘要 ( 973 )   在线阅读 ( 84 )   PDF (4002KB) ( 3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的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正式报道或发表的遗址和地点100余处,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各处,年代上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017年初,根据齐齐哈尔市查哈阳农场群众提供的线索,笔者等在甘南县环太平湖水库周边发现多处旧石器地点以及原料产地。经对该地区的踏勘调查和对一处地点的小规模剖面清理发现,环太平湖地区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其中石制品数量丰富,同时还发现了疑似的半地穴遗迹。这些遗存代表了当时该地区较大的古人类活动规模,周边出产的优质石制品原料为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力要素,使这一地区孕育出了成熟的石叶、细石叶技术产品。对广合屯第1地点下部风化壳中炭屑的14C测年结果表明,这些石制品的年代应晚于距今3万年。

    综述
    牙齿微痕研究在古食性重建中应用的简述
    华李成, Peter S UNGAR
    2021, 40(02):  292-30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4
    摘要 ( 576 )   在线阅读 ( 69 )   PDF (1451KB) ( 4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古食性研究中,牙齿微痕是指动物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在牙齿咬合面上产生的微观磨损痕迹。不同食性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牙齿微痕特征,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牙齿微痕特征来重建灭绝动物的古食性,为探讨动物演化和古生态环境变化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主要介绍牙齿微痕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古食性重建方法在古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牙齿微痕的发展历史,形成机理与应用,以及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牙齿微痕定量化分析——表面纹理分析法,并在最后浅谈了牙齿微痕研究未来可能研究的方向。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
    靳英帅, 张晓凌, 仪明洁
    2021, 40(02):  307-31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72
    摘要 ( 1062 )   在线阅读 ( 76 )   PDF (2703KB) ( 2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石叶技术是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早期在东北亚及北美地区流行的石制品生产技术,其中楔形石核技术的研究格外引人关注,在楔形石核的内涵和研究中,存在很大分歧。本文回顾楔形石核的研究历史,就目前楔形石核最为关键的分类标准和技术内涵问题,尝试运用操作链的理念,借鉴“概念型版”的思想,建立细石叶技术分类系统,揭示楔形石核技术的内涵。楔形石核与锥形石核、船形石核等的区别不仅仅是形态上的区别,而是整个制作理念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就细石叶技术在华北的扩散问题略作讨论。

    生物考古所见两周时期官庄聚落的人群与社会
    陶大卫, 张国文, 周亚威, 陈朝云, 韩国河
    2021, 40(02):  320-32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6
    摘要 ( 407 )   在线阅读 ( 25 )   PDF (657KB) ( 2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生物考古视角探讨官庄聚落两周时期的人群与社会状况。官庄聚落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手工业经济较为兴盛,存在多种类的手工业作坊。聚落内社会等级分化明显,人群构成较为复杂,这些社会状况都在人群食物结构上有所反映。贵族阶层具有最高的δ15N值,食用较多的肉食资源;平民阶层δ15N值都偏低,显示较低的动物蛋白摄取。不同葬俗的群体在饮食结构方面差异明显:直肢葬群体主要以C4类食物为主,与同样采用直肢葬的贵族阶层较为一致,官庄墓葬以直肢葬为主,这一群体应是官庄聚落土著居民;相较于直肢葬群体,屈肢葬群体食用了更多的C3类植物,从个别屈肢葬个体食用水稻这一官庄聚落并未种植的C3类作物来看,屈肢葬群体流动性较大,有可能为外来群体。官庄聚落人群构成复杂的状况,应与区域内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较为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定关系。

    体质测量在超重和肥胖研究中的应用
    席焕久, 李文慧, 刘莹莹
    2021, 40(02):  328-34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42
    摘要 ( 416 )   在线阅读 ( 18 )   PDF (782KB) ( 2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体质测量在评估超重、肥胖和预测健康风险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和分析,并对体质量指数、体脂肪指数和内脏脂肪指数等测量指标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由于预测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预测评价时应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预测风险,选用不同的测量指标和不同的测量工具。为同行们今后应用提供参考,对防治与肥胖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