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2-06-15
    研究论文
    汉中盆地洋县范坝旧石器地点出土石制品研究
    夏文婷, 王社江, 王先彦, 鹿化煜, 夏楠, 张改课, 别婧婧, 杨汛, 伍江
    2022, 41(03):  381-39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19
    摘要 ( 503 )   在线阅读 ( 938 )   PDF (3298KB) ( 27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洋县范坝旧石器地点位于秦岭南麓汉江上游的汉中盆地汉江左岸支流溢水河右岸第二级阶地上。为配合西安-成都高铁项目建设,2016年对该地点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71 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784件。范坝地点加工石制品的原料为遗址附近河流及河漫滩中的石英、石英岩、细砂岩、火成岩和燧石等砾石材料。硬锤打击法是主要的剥片方法,另外还有部分砸击法标本。石制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经过二次加工修理的石器、断块、碎屑及备料,石器组合中既存在尺寸较小的轻型刮削器,也有砍砸器、石球和重型刮削器等大型器物。遗址地层初步的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汉江及其北部支流——溢水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堆积物形成时间为距今22~2.5万年之间,旧石器遗存的埋藏年代约为距今18~2.5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阶段。

    陕西神木木柱柱梁遗址动物遗存研究
    杨苗苗, 胡松梅, 郭小宁, 王炜林, 杨曈
    2022, 41(03):  394-40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0
    摘要 ( 479 )   在线阅读 ( 460 )   PDF (2038KB) ( 28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2011年陕北神木木柱柱梁龙山晚期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分类、测量和鉴定。总共鉴定出脊椎动物27个种属,包括鳖、鸟类、褐家鼠、中华鼢鼠、蒙古兔、狐、貉、狼、狗、虎、黄鼬、狗獾、野猪和家猪、奥氏马、野驴、骆驼、鹿类、黄牛、山羊、绵羊、鹅喉羚。特别是发现了目前时代偏晚偏南的马科动物绝灭种Equus(Sussemionus) ovodovi, 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森林、疏林、灌丛及沙漠的自然景观。从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以羊为主情况可见他们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同时从事农业和狩猎采集。

    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及其反映的家养动物的差异化
    尤悦, 陈相龙, 余翀, 戴玲玲, 柴小羽, 吴倩
    2022, 41(03):  406-41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4
    摘要 ( 417 )   在线阅读 ( 499 )   PDF (1739KB) ( 2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落考古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1750~1530 BC)中原腹地出现了都邑和大、中、小型四级聚落系统,东亚地区由此进入了早期广域王权国家时代。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生业经济研究对于理解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演进的骤然提速具有重要意义。家养动物及其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管理和分配是生业经济研究和社会复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研究中,尽管学界已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核心都邑二里头遗址和若干中小型聚落遗址开展了多项动物考古学研究,但是针对大型聚落的系统分析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河南省新郑市望京楼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属鉴定、数量统计、测量数据分析、死亡年龄推算等方法,尝试探讨居于大型聚落的先民对动物资源的消费和利用。结果显示,该遗址的家养动物有猪、黄牛、绵羊、山羊和狗,家养动物数量占多数。遗址的猪多数为未成年个体,说明肉食消费是遗址先民养猪的主要目的;绵羊多数为成年个体,说明获取羊毛是遗址先民养羊的主要目的。通过与二里头、南洼、煤山和皂角树等其他等级聚落遗址的比较可知,早期国家的都邑和大中型聚落的家养动物的种类更丰富,绵羊的数量比例随聚落等级的降低而减少,绵羊的身体尺寸随聚落等级的降低而变小,以获取羊毛为主要目的养羊业更容易在高等级聚落中出现。这一研究揭示了早期国家大型聚落和国家内部不同等级聚落开发利用动物资源的特点和差异,为从动物考古的角度探讨早期社会复杂化提供了可能性。

    黄陵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
    刘柯雨, 孙周勇, 孙战伟, 邵晶, 陈靓, 凌雪
    2022, 41(03):  419-42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1
    摘要 ( 365 )   在线阅读 ( 39 )   PDF (925KB) ( 29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戎人在古代多样性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文献记载的匮乏,对其生活历史信息的认知极少。陕西延安黄陵寨头河与史家河战国时期戎人墓地的考古发掘,为了解古代关中地区戎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则以两墓地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采用C、N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讨论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经济模式。结果表明: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先民的食谱相似,食谱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来自粟、黍等C4类作物;除史家河墓地两个个体外,其余先民动物蛋白摄入较少,且未因性别不同而产生食谱差异。史家河墓地战国晚期秦人与早中期戎人的饮食结构相似。结合其他考古资料以及文献可知,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先民吸收关中农业文化后,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形成了以农业种植为主、农牧混合的经济模式。

    河南郑州汪沟遗址出土的植硅体
    杨凡, 顾万发, 段绮梦, 郑晓蕖, 贾茵, 靳桂云
    2022, 41(03):  429-43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5
    摘要 ( 386 )   在线阅读 ( 41 )   PDF (3012KB) ( 3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汪沟遗址是豫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2014-2016年三个季度的发掘中我们系统采集了植硅体土样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汪沟聚落仰韶文化晚期的农作物有粟、黍和水稻;黍粟比例较高,水稻的比例较低;稻作农业较旱作农业规模小,种植少,但水稻和粟黍的出土概率相差很小,说明水稻和粟黍一样都是汪沟先民日常食用的作物,是汪沟先民植物性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的结果推测,汪沟遗址的粟黍和水稻在不同的季节以连杆带穗的方式收割,然后在壕沟南部区域对谷物进行集中脱粒,脱粒后的粟黍和稻被共同储藏在房址周围,个体家庭需要食用的时候在房屋内或周围进行脱壳。大规模的谷物收割和在特定场所集中进行的脱粒加工活动说明,汪沟聚落有着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有较大型社会生产组织的存在,大家庭或家族公社是聚落生产与生活中的基本组成单位。

    过渡分析在先秦时期人骨年龄估计中的应用
    侯侃
    2022, 41(03):  439-44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3
    摘要 ( 325 )   在线阅读 ( 38 )   PDF (812KB) ( 21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骨骼年龄的估计向来是存在许多困难和争议的。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可知,尽管早已研发出了相对较可靠的用耻骨联合、髂骨耳状关节面等特征部位的形态估计年龄的方法,但鉴于“年龄模拟效应”的存在,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地会使估计的结果出现偏差。建立在贝叶斯方法和最大似然估计的基础上,Jesper Boldsen等研发出的“过渡分析”能够有效地消除上述不良影响。借助ADBOU软件,通过对山西先秦时期人骨样本进行过渡分析的实践,发现传统的形态观察法和过渡分析法会造成估计得到的死亡年龄结构出现差异。由于年龄估计结果的差异会对古人口学研究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在借鉴过渡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年龄估计方法的改进。

    中国人的头面部形态特征
    李咏兰, 张兴华, 孙泽阳, 宇克莉, 包金萍, 郑连斌
    2022, 41(03):  450-46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2
    摘要 ( 561 )   在线阅读 ( 114 )   PDF (913KB) ( 3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中国人群头型、面型、鼻型、唇型、耳型尚未见大样本的资料报道。我们测量了中国115个族群的63449例头面部指标值,计算了头长宽指数等7项指数值,进行了指数与年龄的相关分析、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以及指数与纬度、年平均温度的相关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7个年龄组指数值。相关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中国人头型变得更长一些,更低一些;面变得更窄一些,鼻翼更宽一些,唇更薄些,耳变得更细长些。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种规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纬度的增大,中国人男性、女性头长宽指数、形态面指数值增大,鼻指数、容貌耳指数值减小。随年平均温度的升高,中国人男性、女性头面部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形态面指数值减小,鼻指数、容貌耳指数值增大。中国人头长宽指数的圆头型率、中头型率较高。男性、女性头长高指数均以高头型为主,头宽高指数均以狭头型率最高,形态面指数以超狭面型率最高。超过一半的人鼻指数为中鼻型,其次为狭鼻型。

    啦啦操和健美操训练对改善初中女生体质的效果比较
    王晓娜
    2022, 41(03):  463-46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21
    摘要 ( 451 )   在线阅读 ( 25 )   PDF (509KB) ( 16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啦啦操或健美操训练对初中女生身体成分、骨密度以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在严格控制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的情况下,招募参与啦啦操训练的初中女生62人(啦啦操组),参与健美操训练的初中女生58人(健美操组),无啦啦操或健美操训练经历的初中女生80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身体成分、相关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爆发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啦啦操组和健美操组的蛋白质百分数、肌肉百分数和无机盐百分数都明显较高,而脂肪百分数明显较低;与啦啦操组相比较,健美操组的蛋白质百分数和肌肉百分数明显较高,而脂肪百分数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啦啦操组和健美操组的髋骨骨密度明显较高,健美操组的脊柱骨密度也明显较高;与啦啦操组相比较,健美操组的髋骨骨密度也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啦啦操组的下肢肌肉爆发力明显较高,健美操组的上肢肌肉、下肢肌肉、腰腹屈肌和腰背伸肌的爆发力也明显较高;与啦啦操组相比较,健美操组的上肢肌肉、下肢肌肉、腰腹屈肌和腰背伸肌的爆发力也明显较高。结果提示啦啦操或健美操训练都能够改善初中女生的身体成分,增加其骨密度和肌肉爆发力,但是健美操的干预效果要优于啦啦操,这可能与健美操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强度有关。

    发掘/调查报告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侧龙门至壶口段新发现的石制品
    张改课, 郭小宁, 弋双文, 张红艳, 赵汗青, 王社江
    2022, 41(03):  470-48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0
    摘要 ( 366 )   在线阅读 ( 30 )   PDF (3016KB) ( 16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2020年,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一侧龙门至壶口段新发现9处旷野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136件,部分石制品直接采自地层剖面上。康家岭地点石制品的埋藏地层为马兰黄土底部的洪积碎屑层,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早期。苏家岭地点有1件石制品出自MIS3阶段弱古土壤层之下的洪积碎屑层,光释光年龄为距今7.2±0.7万年。其余大部分石制品的埋藏地层为马兰黄土层,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晚期,其中凉泉沟地点埋藏石制品的黄土地层光释光年龄大于距今5万年。古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砾石,岩性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此外还有少量燧石、细砂岩和硅质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个体大小以中小型为主。石核和石片以自然台面者为主,剥片主要采用硬锤锤击法直接剥片,少量应用砸击法。石器有中小型的刮削器、凹缺器和大型的砍砸器,均属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产品。本次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进一步扩大了晋陕峡谷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时空分布范围,有助于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东秦岭卢氏盆地新发现的旧石器
    林壹, 牛雪纯, 赵清坡, 顾雪军, 李璇, 李永涛, 贺存定, 战世佳, 张改课, 朱之勇, 郑立超, 史家珍, 鹿化煜, 王社江
    2022, 41(03):  481-49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32
    摘要 ( 429 )   在线阅读 ( 45 )   PDF (9822KB) ( 16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6-8月,在秦岭东部南洛河流域河南卢氏盆地开展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遗址调查,在南洛河不同阶地之上的黄土堆积地层中新发现旧石器地点27处,采集石制品123件。部分石制品采自于阶地顶部暴露的黄土地层剖面上。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器等类型,整体属于简单的石核-石片工业。原料为取自河滩砾石堆积的石英、砂岩和石英岩等。石核为简单剥片的单台面石核和转向剥片石核。石器组合中既有手镐、砍砸器等重型类型,也有以石片为毛坯的中小型刮削器等。根据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初步判断,多数地点的石制品出自黄土L1-S2地层堆积,年代范围涵盖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西庄村南(19LS35)和九寨山(19LS27)两个地点的2件石制品则出自更早的S9和S13古土壤地层堆积中,它们的发现为进一步探寻南洛河流域最早的古人类活动提供了关键性的考古学证据。本次调查扩大了卢氏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时空分布范围,为本区域旧石器遗址的保护和制订研究计划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依据。

    宁夏海原县南华山旧石器考古调查
    李昱龙, 杨剑, 霍耀, 马建东
    2022, 41(03):  491-50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8
    摘要 ( 468 )   在线阅读 ( 37 )   PDF (2223KB) ( 2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4-6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原县文管所组队对海原县南华山地区进行史前时期遗存专项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27处,其中明确地层的有14处。从地层上看可大致分为18000 BP以后的马兰黄土堆积和24000-18000 BP马兰黄土下部河漫滩相堆积两期,分别以石叶-细石叶工业和小石片石器工业为代表。油坊院遗址第1地点和刘湾遗址断面上发现较厚的灰烬堆积,前者还发现有1处明显的火塘遗迹;测年数据显示,两者年代分别为22000 BP cal和11000 BP cal。此次海原县南华山地区旧石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为进一步探讨LGM阶段中国北方旧石器晚期的环境、文化与人群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综述
    生物考古学视野下人类的牙齿与饮食
    雷帅, 郭怡
    2022, 41(03):  501-51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7
    摘要 ( 630 )   在线阅读 ( 102 )   PDF (1741KB) ( 4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饮食在人类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牙齿作为饮食信息的主要载体,从不同角度为复原古代人类饮食谱系提供了可能。作为人类咀嚼行为、饮食结构及生业模式的直接反映,口腔疾病和牙齿表面微观痕迹的体质人类学分析显得尤其重要。牙齿中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检测,对于揭示古代人类的迁徙与流动、生命在不同阶段的摄食行为与营养状况、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在回顾考古遗址中出土人类牙齿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基础上,结合牙齿的生长发育特征,绘制了不同牙位各生长序列所匹配的人类年龄图谱,并参照此图谱,提出了全新的牙本质连续切片取样方法。本文构想从体质人类学与碳、氮等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牙本质的连续切片、肢骨及肋骨等人体组织为关联式地研究材料,在探索古人类个体生命史的基础上展望“代际考古”。

    盘状石核剥片实验及对华北石片石器研究的启示
    李文成
    2022, 41(03):  514-52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5
    摘要 ( 426 )   在线阅读 ( 40 )   PDF (2881KB) ( 2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盘状石核以两面交互打击、向心剥片为主要特征,在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华北石片石器中盘状石核与非定型石核长期共存这一文化现象,展开剥片实验,分析了这两种剥片策略所获得的石片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石片的台面类型、背面片疤方向、保留石核台面边缘特征石片比例这三个指标可以有效区分这两种剥片策略,石片的技术分析对于理解华北石片石器工业的剥片策略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浅议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动物埋藏学研究方法
    杜雨薇, 丁馨, 裴树文
    2022, 41(03):  523-53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20
    摘要 ( 389 )   在线阅读 ( 37 )   PDF (769KB) ( 2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学科的发展,有关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研究手段逐渐多样化,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分别揭示了早期人类对遗址的利用行为。近年来,作为古人类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动物埋藏研究在阐释遗址形成过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梳理了对保存有动物遗存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进行动物埋藏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路,同时,文章介绍了部分动物埋藏的典型模型与经典案例,以此对动物埋藏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与可能的解决方式进行探讨。此外,作者对动物埋藏研究的方法演进进行了简单回顾,为解决遗址中出现的多个埋藏因素相互影响而导致的混乱及重叠现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也对中国考古遗址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于锶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几个问题
    吴晓桐, 张兴香
    2022, 41(03):  535-55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3
    摘要 ( 618 )   在线阅读 ( 42 )   PDF (1284KB) ( 42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讨论了锶同位素考古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重要理论方法问题。首先是岩石、土壤和河流的锶同位素组成以及生物锶的来源问题。然后是锶同位素方法的四点局限性,即骨骼和牙本质样本的成岩污染问题、不同地区的锶同位素重叠现象、牙齿和骨骼的锶同位素混合效应和不能识别移民后代的问题。最后讨论了锶同位素方法应用于人类迁移研究的两个重难点,一是如何分辨一个遗址或墓地中的外来人口,二是如何找到外来人口的来源地。

    中国真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14C年代研究新进展
    赵克良, 姜海涛, 王元, 同号文, 张雅平, 葛俊逸, 周新郢, 金昌柱, 李小强
    2022, 41(03):  551-56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39
    摘要 ( 503 )   在线阅读 ( 59 )   PDF (2229KB) ( 3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和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其消亡的年代和原因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对黑龙江青冈县英贤村最新出土的5个真猛犸象和5个披毛犀化石进行了AMS14C年代测定,结果均大于4万年,部分化石可能已经超出了目前14C的测定范围。通过整理并对比已公开发表的中国境内两种动物化石的14C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早期常规14C测年方法所获得的年代值需要重新考虑其准确性。埋藏地层与最新的AMS14C测年数据显示,我国真猛犸象化石年代主要集中于MIS3阶段;披毛犀在我国消亡的时间很可能晚于真猛犸象,至少延续到末次冰消期。中国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仍然需要开展更多的年代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