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

    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行为演化研究方向2022研究进展
  • 裴树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人类学学报》副主编

           

    2022年度,我国学者在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行为演化研究方向,也就是狭义的“旧石器考古”研究方向,科研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科研成果加速产出,亮点频现。时间上涵盖了距今100万年前至更新世末期,区域上跨越从东北至西南的青藏高原,自西北荒漠至华南。鉴于本行业从业人员较多,且中外文成果极为丰富的状况,这里我们仅就我国学者在英文刊物的发表成果进行介绍,大量中文成果大家可通过《人类学学报》等国内有关期刊和媒体进行了解。
           

    一、总体概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学者2022年在各类英文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14篇,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备受大众关注的距今4万年前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颜料加工与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Wang et al, 2022, Nature和华南晚更新世盛行的传统砾石石器工业所揭示的区域古人类技术与行为(Li et al, 2022,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此外,来自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和早期现代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历史(Zhang et al, 2022,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和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以来先民对青藏地区的适应与扩散过程(Zhang et al, 2022, Science Bulletin等研究成果同样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我国学者在重要考古遗址如水洞沟和柿子滩持续推出优秀的研究成果,如: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水洞沟先民石叶技术到石核-石片技术更迭,反映了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之间生态界面的人口迁徙和适应策略(Zhang et al, 2022, Plos One和柿子滩遗址距今2.6万年来石器技术-功能分析识别出以前未识别出的细石叶压剥技术特征(Grimaldi et al, 2022, Journal of Field Archaeology等。在早期人类行为发展的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也有较多的建树,比如:晚更新世古人类对欧亚大陆东部草原的成功占据,记录下了50–11 kaBP cal期间欧亚大陆东部干草原和中国北部之间的多次石器技术传播(Zhao et al, 2022,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石器技术的文化复制的长期关注,仍需一种更广泛、更具体的方法来解决其复杂性的相关问题(Liu et al, 2022,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等。在新技术和手段方法领域,定量生态模拟指标与石器技术指标相结合,探讨广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的流动方式与栖息策略(Li et al, 2022,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和石器原料多视角分析探讨藏高原东北部和周围地区的原料经济和相关的人群互动关系(Shen et al, 2022,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颇有新意。此外,和平文化仍是我国学者重点关注的区域文化类型,在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发现Dedan洞穴(年代为1.82-1.98万年前),为检验和平文化沿主要河流南北扩散的假设提供了重要的证据(Wu et al, 2022,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贵州猫猫洞遗址的存在一种新的剥片策略,是本地石核-石片传统的延续,反应先民扮演的砾石类工业和石核-石片类传统的调和角色(Zhou et al, 2022,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下面对几篇代表性成果进行介绍:


    二、代表性成果介绍


    1、距今4万年前东亚地区最早的史前人类颜料加工与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



    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法岗博士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石霞博士,联合多家中外单位和科学家,对泥河湾盆地蔚县下马碑遗址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成果以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s ago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通过颜料使用、艺术创作与复合工具等“现代行为要素”追溯早期现代人群的形成、扩散、交流与“行为现代性”的发端与演变是学术界热点话题。长期以来,中国、东亚缺乏这类考古遗存,被作为现代人群在东亚形成的时间晚于旧大陆西部的推论基础。下马碑遗址的发现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颜料加工与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生动再现了4万年前东亚人类的生活场景。为了进一步明确染色区域是由人为因素产生而非自然形成,对染色区、遗址内其他区域及遗址外不同区域的沉积物进行了多指标综合分析,包括X射线衍射XRD、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microXRF)、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岩石磁学等。此次在下马碑遗址发现,使东方古人类艺术创作、审美、认知表达的历史大大提前,改写了学术界的认识。此次对下马碑遗址所蕴含的人类行为信息的全方位提取,对于解读东亚现代人演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并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人演化研究这一全球性科学问题。


    2、华南晚更新世盛行的传统砾石石器工业所揭示的区域古人类技术与行为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南方地区在更新世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流行的是以简单、粗放的大型砾石石器为主的技术体系。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浩研究员联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对湖南澧水流域的伞顶盖遗址进行多年系统发掘和持续研究,最新发现,华南古人类在该遗址生活延续近10万年,其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具有区域性和复杂性特征。该项研究成果以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in central South China: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at Sandinggai”为题目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研究表明,伞顶盖遗址中、下文化层同时存在两套不同的技术操作序列:一套表现出典型的阿舍利技术特征;另一套以单面向心剥片石核、较高比例的使用石片以及各种类型的小型石片石器为特色,在石制品组合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团队基于伞顶盖遗址最新分析结果,建立起澧水流域中-晚更新世以来较为完整的石器技术演化脉络,并首次从区域性视角揭示了阿舍利技术的衰退过程,以及晚更新世晚期阶段可能存在不同技术人群的现象。该研究极大丰富了对华南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演化认识,将有助于学者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境内不同地区旧石器技术发展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进而深入理解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人群的发展和演化,尤其是现代人在中国的兴起过程。


    3、青藏高原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和早期现代人的活动历史


    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早期现代人如何生存与扩散,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张晓凌团队张佩琪合作完成的关于青藏高原人群演化历史的综述文章,在国际性学术期刊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Cell子刊)作为封面论文正式发表,文章题目为Denisovans and Homo sapie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ispersals and adaptations。文章梳理并总结了当前考古学、古人类学、古气候学以及遗传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跨学科的视角重新构建丹尼索瓦人和早期现代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历史,提出两种关于早期人群在这一高海拔极端环境中扩散和演化过程的可检验假说,希望为以后在这一区域展开更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研究工作提供启示。分析表明,甘肃白石崖洞穴古人类化石与线粒体DNA的发现表明丹尼索瓦人这一最先发现于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古老人群曾经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较为频繁的活动。而早期现代人在高海拔环境活动的考古学证据主要来自三个阶段,分别为MIS 3晚期、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及以后。目前的考古学和遗传学研究成果对于早期现代人在高原的扩散和演化指向两种模型假说:连续生存活动与逐渐适应和断续的生存活动。


    4、晚更新世古人类对欧亚大陆东部草原的生存适应与技术传播


    晚更新世古人类对欧亚大陆东部草原的成功占领加强了欧亚大陆西部和东亚之间的文化联系。由陕西师范大学赵潮博士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等完成的一项研究,以Diachronic shifts in lithic technological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 and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Pleistocene为题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Plos One上。研究表明,这些技术传播体现在中国北方的三个技术组合中:1)莫斯特技术组合,2)混杂有莫斯特元素的石叶技术组,3)小型化的石叶技术组合。这些石器技术组合是在不同的古环境条件下沿着欧亚大陆东部草原的不同路径传播的。莫斯特技术组合和含有莫斯特元素的石叶技术组合仅分布在华北的北部和西部边缘(50–33 kaBP cal)。这些技术未能深入中国北方腹地,可能是拥有该技术的古人类没有完全适应当地的地理条件所致。相比之下,从欧亚大陆东部草原扩散而来的小型化的石叶技术在本地被改造为细石叶技术,该技术组合非常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并在中国北部腹地(28/27-11 kaBP cal)扩散。细石叶技术随后在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传播表明,这些被本土改造后的技术变体随后又被传播回欧亚大草原。这些技术传播事件表明,中国北部和欧亚大陆东部草原的人口扩散和技术互动具有复杂的模式。


    三、特点与发展趋势


    梳理2022年度我国学者在英文刊物发表文章后,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呈现如下特点:1)多学科交叉贯穿多项研究中,在传统的旧石器考古引入科学问题后,众多自然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包括地学、年代学、环境科学和多手段测试技术融入研究中,体现古人类石器技术与行为演化急需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也证实了该研究方向并非传统的社会科学范畴。2)多单位和多位学者联合攻关是成果产出的又一个特点,这种合作方式尽最大可能将弥补单个研究者的知识盲点,使科学问题的解读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下进行,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3)国际合作是这些成果发表的突出特色,古人类技术与行为演化本就是一个国际性话题,任何局部的特色均要纳入全球化的古人类演化视野,只要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走上世界。4)青年学者成为研究的主导者,本年度的多项研究均由青年学者主导完成,他们均受过良好的教育,且有国际留学和交流的经历,对科学问题的把握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5)国际顶级刊物开始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相比以往该研究领域极少在国际顶尖刊物发表的困境,近年来的研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始在世界最高水平的刊物上展现“中国特色”。6)相比该领域外的其他相关研究领域,本领域的国际研究成果相对偏少,相信随着年轻学者的逐渐成长,学科交叉的加强,国际交流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必将走上国际。


         

    参考文献:

         

    Ji XP, Terry H, Zhang YQ, et al. The earliest hylobatid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China[J].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22, 171: 103251

    Grimaldi S, Santaniello F, Cohen DJ, et al. Last Glacial Maximum Microblade Production at Shizitan 29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North China Pressure Technology. Journal of Field Archaeology, 2022, 1-19

    Li H, Li Y, Yu L, et al.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in central South China: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at Sandinggai.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22, 298, 107850

    Li H, Zhang M, Lotter MG, et al. Mobility and settlement dynamics of Large Cutting Tool makers in the sub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 China: A simulated ecolog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022, 42, 103353

    Liu C, Stout D. Inferring cultural reproduction from lithic data: A critical review.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ssues, News, and Reviews, 2022, https://doi.org/10.1002/evan.21964

    Shen X, Perreault C, Xia H, et al. Exploitation of lydite and jasper by Epipaleolithic foragers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2022, 14(7): 1-16

    Song YH, Cohen DJ, Shi JM. Diachronic Change in the Utilization of Ostrich Eggshell at the Late Paleolithic Shizitan Site, North China.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2, 9: 818554

    Wang FG, Yang SX, Ge JY, et al. 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s ago. Nature, 2022, 603(7900): 284-289

    Wu Y, Qiu K, Luo Y, et al. Dedan Cave: Extending the evidence of the Hoabinhian technocomplex in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022, 44, 103524

    Zhang P, Zwyns N, Peng F, et al. After the blades: The late MIS3 flake-based technology at Shuidonggou Locality 2, North China. Plos One, 2022, 17(10), e0274777

    Zhang P, Zhang X, Zhang X, et al. Denisovans and Homo sapie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ispersals and adaptation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22, 37(3): 257-267

    Zhang P, Zhang X, Li L, et al. The peopling of the hinter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late MIS 3. Science Bulletin, 2022,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2.11.008

    Zhao C, Wang Y, Walden JP, et al. Diachronic shifts in lithic technological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 and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Plos One, 2022, 17(11), e0275162

    Zhou Y, Cai S, Liu X, et al. Cobbles during the final Pleistocene-early Holocene transition: An original lithic assemblage from Maomaodong rockshelter,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2022, 32, 100411

  • 发布日期: 2022-12-31  浏览: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