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4-06-15
    上一期   
    特邀文章
    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二元分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仪明洁, 曹彧
    2024, 43(03):  355-36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8
    摘要 ( 207 )   在线阅读 ( 60 )   PDF (11303KB) ( 2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展阶段,压制法的运用是细石叶技术成熟的关键,细小化的特点决定了各类细石叶使用功能上的区别并不显著。因而在实践层面上,细石叶技术的判定应重视石核和产品形态、技术生产流程、产品的使用意义、强调剥片策略分析,不应限定细石叶的剥制方法。末次盛冰期时,华北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日本北部等所构成的“北方区域”形成分别以船形石核、两面预制的楔形石核为主的二元分化格局,虽然出现过文化上的交叉融合,但是两个区存在以宽、窄楔形石核为主的现象,二元状态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成熟、分化与H3、H2、末次盛冰期几次冷事件间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显示出环境驱动力仍然是导致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变化的关键因素。

    研究论文
    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的人类烧骨及其反映的火葬方式
    李怡楠, 赵芳超, 周亚威
    2024, 43(03):  367-37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3
    摘要 ( 114 )   在线阅读 ( 27 )   PDF (8697KB) ( 1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骨裂形态分析、肉眼观察记录、扫描电镜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金元时期的火烧骨材料,探讨了火葬对人类遗骸产生的影响。火烧骨颜色整体呈现乳白色与灰蓝色,骨组织中出现了成簇或单个的不同形态的骨结晶,因此我们推断,M49:2与M76:3两个个体分别对应800~900℃与500~600℃的火葬温度;各种类型火烧骨裂形态的出现也是火烧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个体M49:2中右侧肱骨出现的弯曲卷翘现象反映了湿骨即带肉骨骼焚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该遗址的墓葬背景资料及金元时期火葬现象的历史记载,对两个个体所经历的火葬性质作出推测。

    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人类的生存方式
    吴妍, 谢光茂, 赵克良, 蒙长旺, 陈冠翰, 汪静怡, 林强
    2024, 43(03):  380-39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5
    摘要 ( 99 )   在线阅读 ( 20 )   PDF (12915KB) ( 1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早期人类经济模式转变是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9200 BP气候事件对史前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缺乏研究。广西是珠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史前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点地区,也是应对气候突变和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适应研究的难得实验场。本文基于AMS 14C年代学以及植硅体与孢粉等微体遗存记录,对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气候环境背景与生业经济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为9300-9100 BP;在9200 BP气候事件中,该遗址周边环境呈现明显的冷干化趋势;该阶段人类可选择的植物资源较少,而地层中则发现了大量的螺壳、蚌壳和水牛、犀牛、象等水生动物与哺乳动物遗骸以及渔猎工具。上述结果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的气候在9200 BP时处于冷干期,导致可采集的植物资源减少,因此,江西岸遗址的人类可能选择渔猎方式适应生存。这一研究为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区早全新世重要气候事件与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云南巍山三鹤洞地点的石制品及年代与环境
    成楠, 夏文婷, 杨青, 吉学平, 字兴, 范斌, 邹梓宁, 余童, 张俞, 石林, 张吾奇, 郑洪波
    2024, 43(03):  392-40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14
    摘要 ( 88 )   在线阅读 ( 28 )   PDF (5466KB) ( 222 )   附属材料 ( 1450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为史前人类演化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通过对云南巍山云岭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发现的三鹤洞地点进行试掘,在地层中发现丰富的动物骨骼,且数量从早到晚有逐渐增多的趋势;AMS 14C测年结果表明,该地点文化层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MIS 3早期以针叶林为主,含有一定量铁杉,林下生长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等蕨类植物晚期植被仍然以针叶林为主,林下草本植物增多,气候温和湿润;对探沟内出土和地表采集的共15件石制品进行分析,表明该地点为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与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砾石石器传统较为接近。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IS 3阶段气候温和湿润,三鹤洞古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动物性食物是三鹤洞地点古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MIS 2寒冷期人类活动中断,说明末次冰期气候波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古人类活动有较大影响。三鹤洞地点的发现和综合研究对于探讨旧石器时代晚期西南地区古人类的环境适应策略能提供重要参考。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人骨的C和N稳定同位素
    周立刚, 曹艳朋, 楚小龙, 孙蕾
    2024, 43(03):  405-41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64
    摘要 ( 82 )   在线阅读 ( 15 )   PDF (3831KB) ( 10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史前人骨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史前先民的食谱特征。仰韶晚期先民(δ13C=-10.2±1.4‰, δ15N=9.4±0.5‰, n=19)以粟黍为主粮,与同时期中原先民相似;石家河文化时期先民(δ13C=-13.6±2.1‰, δ15N=9.5±0.9‰, n=28)呈现稻粟黍混合的食谱特征,水稻与旱地作物的氮同位素特征差异导致先民食谱特征内部出现明显差异;龙山晚期和二里头时期先民δ13C平均值为-9.9±1.2‰ (n=21),表明粟黍重新成为当地主粮,食谱特征的内部差异也明显降低。这种现象说明,文化变迁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农作物体系和先民食物结构。粟黍和水稻在先民食谱中的地位变化也反映了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交替影响。

    人类股骨头颈处的非测量特征
    成芷菡, 种建荣, 孙战伟, 杨磊, 靖晓亭, 王继红, 何嘉宁
    2024, 43(03):  415-42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4
    摘要 ( 90 )   在线阅读 ( 25 )   PDF (4496KB) ( 1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往研究认为骑马人群股骨头颈处会出现“Poirier’s facet”这一骨性标志,该特征直译为“波里尔面”,在国内则有时被称为“骑马人小平面”。本文梳理了股骨头颈处前面常见的波里尔面、斑块和艾伦窝三项非测量特征的观察标准,发现这三项特征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年龄和人群差异。其中,波里尔面和斑块常见于男性和中老年个体,艾伦窝多见于女性和青壮年个体。结合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古代人群的日常活动,可知波里尔面和斑块的出现可能与髋关节活动或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有关,而与骑马、蹲踞等行为关联性不强;艾伦窝则可能是个体生存压力水平较大导致的。本研究综合波里尔面的研究史和形成原因,认为“骑马人小平面”一词不宜继续使用。

    基于拇指与食指指纹组合特征分析人的性别及年龄
    赵瑞敏, 刘凯, 孙鹏, 张忠良
    2024, 43(03):  427-43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3
    摘要 ( 76 )   在线阅读 ( 10 )   PDF (31601KB) ( 257 )   附属材料 ( 1909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指纹特征分析人的性别及年龄,一直是法医学和人类学领域的挑战性项目。现有研究因统计样本量少、特征利用率低、模型学习能力低等不足,导致利用指纹特征分析性别及年龄的准确率低。本文从多种分类及回归机器学习模型比对分析的角度,对2980份拇指及食指指纹捺印样本(男性1500份,女性1480份)的指纹特征进行统计测量,并在拇指及食指不同指纹特征相互组合的情况下,观察各机器学习模型的性别分类、年龄回归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同时使用拇指及食指指纹特征进行学习的性别分类、年龄回归的准确率高于使用单一手指指纹特征的准确率。其中,使用指纹特征对性别进行分类的结果中,F1衡量指标值最高为0.979;对男性指纹样本进行年龄回归的结果中最高准确率为86.7%,女性指纹样本年龄回归的最高准确率为85.3%,证明使用拇指及食指指纹特征综合进行学习,可提高性别分类及年龄回归准确率思路的有效性。

    简报/发掘报告
    天津蓟州区太子陵旧石器地点2021年发掘简报
    王家琪, 张雪微, 王春雪, 盛立双
    2024, 43(03):  440-44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25
    摘要 ( 84 )   在线阅读 ( 24 )   PDF (8217KB) ( 1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太子陵旧石器地点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境内。2005年旧石器专项调查时发现该地点,2015年进行复查,2021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为50 m2,出土石制品158件。石制品原料系就地取材于遗址附近河床或基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以及断块等。剥片采用锤击和砸击法;石器以小型为主,包括边刮器、凹缺器、尖刃器和砍砸器等,加工方向以正向居多。根据地层堆积以及石制品面貌判断,该地点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阶段。另外,在该地点的第6文化层出土了1件研磨类石器,这件具有磨光痕迹的砺石为东亚地区研磨类石器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显示了中国北方地区在旧石器时代与欧亚大陆的紧密联系。

    2022年云南宾川盆地旧石器遗址调查报告
    肖培源, 阮齐军, 高玉, 贾真秀, 张明, 杨李靖, 刘建辉, 李三灵, 李浩
    2024, 43(03):  448-45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66
    摘要 ( 99 )   在线阅读 ( 18 )   PDF (12173KB) ( 1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2年9-10月,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旧石器遗址33处,采集石制品417件。遗址主要分布于桑园河和炼洞河三级和四级阶地前缘。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石英正长斑岩为主。更新刃缘石片是石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石器组合中,以刃缘具有层叠状修疤且刃角较陡的基纳型刮削器为特色,其修理特征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和西亚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基纳修理技术相似。本次调查虽未发现石制品的原生地层,但通过与周边已测年的天华洞遗址的石器技术进行比较,初步判断宾川盆地调查发现的旧石器遗址的地质年代可能为晚更新世早中期,确切年代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宾川盆地发现的具有基纳修理技术的石制品,对于认识该类遗存在中国境内的出现和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佤族三大方言族群的体成分
    高新颖, 宇克莉, 张兴华, 姚玥彤, 肖瑶, 程智, 高雯芳, 刘鑫, 包金萍
    2024, 43(03):  458-46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1
    摘要 ( 77 )   在线阅读 ( 8 )   PDF (561KB) ( 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佤族三大方言族群身体组成成分的特点与差异,本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佤族三大方言族群的阿佤564例、巴饶克佤927例、佤佤505例样本的体质量、体脂率等18项指标进行测量。统计结果显示:1)三大方言族群的内脏脂肪等级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体质量、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躯干肌肉量与年龄呈负相关。2)三大方言族群的成人多为下肢脂肪率最高,躯干脂肪率次之,上肢脂肪率最低;躯干肌肉量最高,下肢肌肉量次之,上肢肌肉量最低。3)三大方言族群脂肪特征的差异更明显,佤佤族群的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更高,脂肪更丰富。相比于男性,三大方言族群女性的肌肉量和骨量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阿佤族群女性总肌肉量、上肢和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值最大。

    综述
    日本旧石器晚期石器技术起源的新考古学与人类学证据
    Hiroyuki SATO, Kazuki MORISAKI
    2024, 43(03):  470-48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43
    摘要 ( 104 )   在线阅读 ( 25 )   PDF (21572KB) ( 1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日本旧石器时代晚期开端的探讨主要通过两种模式展开,即列岛内旧石器时代中期演化模式和大陆旧石器时代晚期扩散或迁徙模式,然而,最近来自日本和周边国家的考古学证据正对这种简单的模式提出挑战。本文批判性地回顾了包括可能存在的早中期在内的日本旧石器时代已有年代序列,并尝试展示有关日本旧石器时代晚期开端的另一种模式。本文列举了一些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发现,并建议进一步开展地质考古研究,以了解其可信度以及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EUP)之间的文化关系。目前,日本EUP的开端以距今约3.9-3.7万年前古本州岛具有台形石器和锯齿刃器的石片工业为特征。尽管台形石器仅流行于日本EUP阶段,并且可能源自岛内更早的石器传统,但这一石器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与同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石器组合的相似之处。石叶技术最早出现于古本州岛中部,比最早的石片技术晚了约1000年。虽然石叶技术可能起源于前一时期的长石片技术,但突然性的同时出现也可能意味着这一技术由朝鲜半岛扩散而来。本文认为,由于区域适应策略的不同,源自朝鲜半岛的石叶技术进入到古本州岛东北部,包括本州西部的日本海沿岸地区,而不是石片技术长期盛行的西南地区。

    中国缠足骨骼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李海军, 杨筱雨, 肖小勇
    2024, 43(03):  488-50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27
    摘要 ( 139 )   在线阅读 ( 34 )   PDF (7320KB) ( 1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形态与年龄、性别、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并可能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缠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人为足部变形行为,会导致女性足骨出现严重畸形,缠足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及地位等。目前关于缠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缠足的骨骼形态、病理特征、时代和地域差异、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缠足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和结论,对缠足骨骼形态变化的研究进展和足部骨骼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缠足研究作简要展望。

    古代义齿修复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舒, 王春雪, 周亚威, 班琳, 董晗
    2024, 43(03):  502-51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69
    摘要 ( 70 )   在线阅读 ( 8 )   PDF (21354KB) ( 189 )   附属材料 ( 16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义齿修复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人类口腔医学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义齿修复的信息史料匮乏,相关的实物研究更是十分稀少。相比较而言,国外公布的案例具有周期长、范围广、数量多、信息完备等特点。考虑到国内尚未有学者对世界范围内的古代义齿修复案例作出综合论述,本文对已公布的案例进行区域性的梳理回顾,阐述相关修复器具的制作用途、齿冠或植入物的形态及原料、配套矫治器的材质及构造、相关研究成果及争议等;并结合地中海周边民族的历史背景与相关文献资料,厘清修复技术的起源及区域间可能的传播路线,从具体构造和修复技巧的角度比较不同人群修复器具的异同,探讨地中海区域古代义齿修复技术的内在演化规律及古今演化对照。

    指纹皱纹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曾浩然, 刘康康, 罗亚平
    2024, 43(03):  518-52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10
    摘要 ( 83 )   在线阅读 ( 7 )   PDF (7795KB) ( 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纹是手指指腹上由乳突纹线构成的花纹结构,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指纹皱纹是皮纹学中非皮嵴纹构型和屈肌褶纹的一个显著特征,因其在捺印指印时表现为正常乳突纹线在不同方向上中断,从而形成白色条纹,因此又称为指纹白线。指纹皱纹的形成和表现与皮肤疾病、民族种群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联,故该特征在皮纹学、医学、法庭科学和计算机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指纹皱纹的基本属性进行了整理,重点介绍了其研究进展,并初步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为其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