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2-03-15
    人类学学报
    湖北郧县余嘴2号地点砍砸器的实验研究
    陈慧; 陈胜前
    2012, 31(01):  1-10. 
    摘要 ( 148 )   PDF (712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在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的发掘过程中, 我们利用文化层中出土的砾石原料与从该地点附近地表采集的砾石原料进行复制与使用实验。各复制样本50件, 并根据原料类型、大小与刃角选取样本进行了使用实验, 最后与出土标本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燧石最适合用作砍砸器的原料, 砂岩最不适合; 遗址出土砍砸器原料却以相对丰富的角页岩、石英岩为主, 这表明古人选取原料的策略是以方便与适度为原则。实验还显示, 碰砧法制作砍砸器非常有效, 但是出土标本却表现为以锤击法为主, 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古人的上肢有更强大的打击力和图方便的目的。另外,实验还表明, 砍砸器的使用有最佳的力轴与握姿以及最佳的边刃长度, 考古标本的观察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砍砸器的性质、传统以及作为一种文化适应所代表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丹江口库区宋湾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牛东伟; 马宁; 裴树文; 彭菲
    2012, 31(01):  11-23. 
    摘要 ( 220 )   PDF (1444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丹江口库区宋湾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宋湾村三组, 埋藏于丹江右岸第三级基座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2009年3~4月对该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 揭露面积800㎡, 出土石制品353件。石制品包括石器、石核、石片类和断块等。古人类选择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 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技术; 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和中型居多; 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 刮削器是主要类型; 石器多由古人类在石片的两侧采用锤击法加工而成。石制品特点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面貌, 同时石制品组合中出现了小型刮削器和石片等北方石片工业的元素。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地点形成于中更新世。
    旧石器时代的火塘与古人类用火
    周振宇; 关莹; 王春雪; 高星
    2012, 31(01):  24-40. 
    摘要 ( 358 )   PDF (975KB) ( 3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塘作为旧石器时代反映古人类行为的重要遗迹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迄今为止, 我国已经发现了丰富的火塘遗迹及其相关遗留物, 但早期发现的火塘受限于本身保存不完整、当时技术手段的缺乏等客观因素及研究者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其研究并不深入。近年来, 随着新遗址、新发现的增多, 发掘、保存和信息提取手段的完善, 越来越多的火塘信息被保存下来, 为开展旧石器时代火塘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机遇。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学术界对火塘及其遗留物的研究手段和成果, 同时列举了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实例, 简要论述火塘在研究史前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石叶概念探讨
    李锋
    2012, 31(01):  41-50. 
    摘要 ( 386 )   PDF (755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叶(Blade)是旧石器时代重要的石制品类型之一, 中国对石叶的研究始于1923年水洞沟遗址的发掘,然而目前对石叶的定义仍有所不同; 且着重于形态(如长宽比)的定义在实际操作时容易扩大石叶的范围。本文重新审视石叶的定义, 着重强调其技术和背脊属性, 将石叶定义为, 从预制有平直脊的石核上剥制的两侧边中上部平行或近平行, 背面有平直的脊, 长度一般为宽度的两倍以上, 宽度超过12mm的石片。打制石器的形态变异大, 遗址中常出现一些形态上类似石叶的石片, 但其缺乏明显的石叶技术,这类产品可称为"长石片"。确定遗址中是否存在石叶的关键是, 深入分析遗址中是否存在石叶石核及石叶技术; 只有以"操作链"的思想, 考察石叶产生的过程, 才能有效地确定石叶技术的存在与否。
    中国第一件旧石器出土地点调查
    张多勇; 马悦宁; 张建香
    2012, 31(01):  51-59. 
    摘要 ( 206 )   PDF (1273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20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博物学家桑志华(E.Licent)发现了我国第一件旧石器,打破了自1882年以来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提出的中国北方不可能有旧石器的论断, 并揭开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序幕。桑志华所发现第一件旧石器的地点有辛家沟、赵家岔两种说法, 文章根据桑志华的《十年行程录》日记及实地勘察确定, 1920年6月4日在幸家沟黄土层中发现的1件石核, 是中国出土的第一件旧石器, 即甘肃省华池县五蛟乡吴家原行政村幸家沟自然村的幸家沟是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的出土地点, 地理坐标36°21'49.00''N, 107°45'41.07''E。
    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龋齿的统计与分析
    原海兵; 朱泓
    2012, 31(01):  60-70. 
    摘要 ( 153 )   PDF (905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牛河梁遗址出土的31例红山文化时期人类牙齿龋病的统计与分析, 获知: 1)牛河梁遗址男女两性的患龋率、龋齿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他们的患龋率和龋齿率有随年龄增长逐步增高的趋势; 3)上颌的龋齿罹患率高于下颌; 4)龋齿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臼齿,且以咬合面部位为主; 5)他们的患龋率和龋齿率均较低。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相对偏低的龋齿率可能暗示出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还处在以采集狩猎为主体的模式中, 农耕经济可能处于较低层次的状态。
    内蒙古兴安盟汉族体质调查
    李玉玲; 陆舜华; 栗淑媛; 郑连斌; 曹瑜; 陈琛; 国海
    2012, 31(01):  71-81. 
    摘要 ( 321 )   PDF (1099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320例城市汉族(男145人, 女175人)和突泉县太平乡514例乡村汉族(男256人, 女258人)的85项体质指标, 计算了32项指数及其分型。研究显示, 1)内蒙古兴安盟汉族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大多数人有上眼睑皱褶, 44.5%的人具蒙古褶,眼裂高度以窄、中型为主, 眼裂倾斜度以外高内低型最高; 鼻根高度以中、低型为主, 鼻基部多上翘或水平, 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 鼻翼高度中等, 鼻孔最大径多横位或斜位; 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 耳垂类型多为圆形、三角形; 黑发, 眼色褐色, 肤色黄或浅黄。男女均以特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鼻型、中面型、宽胸型、宽骨盆型、宽肩型及中肩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居多。城市男女身高均以高型为主, 乡村男女身高中等或亚中等类型占优。2)兴安盟汉族城市人群的体质状况总体上优于乡村。3)兴安盟汉族的体质特征与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北方族群接近。
    指长波动性不对称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
    陆宏; 刘永杰; 霍正浩; 师志云; 党洁; 彭亮
    2012, 31(01):  82-88. 
    摘要 ( 115 )   PDF (722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男性不育患者指长波动性不对称(FA)与不育的相关性。分析了宁夏汉族男性不育患者308例(原发组196例, 继发组112例)各指指长FA(2FA、3FA、4FA、5FA)及复合FA(CFA)的均值及其均值的差异性; 比较了指长FA与a+b级精子比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原发组各指指长FA均值均高于继发组, 且2FA(P<0.01)、4FA(P<0.05)和CFA(P<0.05)有显著性差异; 2)原发组a+b级精子比率显著低于继发组(P<0.05); 3)原发组2FA分布在|L-R|≥0.04组显著增高(P<0.05), 2FA与a+b级精子比率呈高度负相关(P<0.001)。
    贵州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陆玉炯; 余跃生; 杨小军; 李建富
    2012, 31(01):  89-95. 
    摘要 ( 260 )   PDF (656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贵州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1239例的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 并对民族间基因频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 卷舌和小指弯曲的显性基因频率高于隐性基因频率, 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则相反; 卷舌、叠舌、前额发际、耵聍、拇指类型、环食指长的基因频率在民族间差异较大, 而发旋、中指毛、小指弯曲则相对较小。
    陕西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发掘现场会召开
    张晓凌; 高星
    2012, 31(01):  96-96. 
    摘要 ( 110 )   PDF (656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