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7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8-12-15
    人类学学报
    2004年新疆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
    高星;裴树文;彭菲;张铁男;冯兴无;陈福友;张乐;张晓凌;阿普都热苏勒·伊第利斯
    2018, 37(04):  499-509. 
    摘要 ( 238 )   PDF (2703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4年5-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新疆北部和中部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现24个石器地点和数千件石制品,采集和试掘出500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石制品来自于地表,少数出自原生地层。石制品类型多样,包括普通石核与石片、棱柱状石核、石叶、两面器、细石叶石核、细石叶、勒瓦娄哇石核与石片等;原料种类多样,尺寸、形态、技术变异大。从技术与类型判断,这些不同地点的文化材料时代跨度较大,较早的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甚至旧石器时代中期,较晚的则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较早阶段的石制品组合与中亚、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同期遗址的文化面貌有相似之处,也与我国水洞沟遗址的石叶遗存有一定联系。骆驼石遗址及其丰富的勒瓦娄哇制品及大型石叶制品是本次调查的最大收获。本次调查的成果表明,新疆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迁徙和生存演化的活跃地带,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人类技术、文化特点和适应生存能力提供了重要材料与信息;很多地点具有与欧洲、俄罗斯阿尔泰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似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欧亚大陆古人群的迁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该地区具有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开展深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巨大潜力。
    蔚县盆地吉家庄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
    裴树文;马东东;贾真秀;李潇丽;王晓敏;王法岗;杨海勇
    2018, 37(04):  510-528. 
    摘要 ( 282 )   PDF (3903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东南部,其河湖相地层内保留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中国北方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吉家庄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埋藏于吉家庄镇以北的河湖相地层内。遗址发现于200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6年对其四个地点(JJZ-A、JJZ-B、JJZ-C和JJZ-D)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76m~2,出土190件石质标本和178件动物化石。遗址剖面堆积物以棕灰-棕黄-灰绿-灰黑色细砂、粉砂和黏土为主,文化遗物出自棕灰色-棕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对代表性地点JJZ-B遗址成因(标本风化磨蚀状况、个体大小和空间聚集特征等)分析表明,遗址形成过程中仅受到湖泊片流改造且程度较弱。石制品原料均来自遗址东北约6km外的玉皇山,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锤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剥片和修理相对较为彻底和精致,部分石片显示小台面且保留唇的特点,显示早期人类的石器技术相对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模式1(Oldowan-like)工业较为进步。哺乳动物化石较破碎,地层对比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中更新世。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人类在蔚县盆地的生活方式以及探求泥河湾盆地古人类在早-中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变及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汉中盆地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出土的石制品
    夏文婷;王社江;夏楠;鹿化煜;王先彦;孙雪峰;张红艳;张文超;卓海昕;邢路达;于青瑶;冯武明
    2018, 37(04):  529-541. 
    摘要 ( 280 )   PDF (2759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石器工业面貌,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6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4441件。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原料为来自于遗址附近河流阶地及河漫滩中的砾石,以石英为主,火成岩次之,石英岩、细砂岩和燧石等偶有使用。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存在少量砸击技术产品。石制品尺寸以小型为主。工具类型主要是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刮削器,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石器加工方向多为正向或反向。从出土石制品的情形看,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的面貌更接近于更新世期间华北地区常见的小型石片和修理小石片工具为主体的石器工业类型,这与以往对汉中盆地旧石器工业面貌为华南砾石石器传统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遗址相关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表明,龙岗寺第3地点埋藏石制品的地层堆积形成于距今120~70万年间,属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阶段。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及其出土的石制品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汉中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地层埋藏状况、遗址年代和石器工业内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
    山东日照黄泥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陈福友;李罡;李玉;李锋;张双权;仪明洁
    2018, 37(04):  542-552. 
    摘要 ( 295 )   PDF (3824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泥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于山东省日照市丝山东麓的黄土台地中,2006年发现,2011、2012年进行复查和试掘,2013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约50 m2。遗址文化层厚约1.2m,位于地表下3-4m处,经光释光测定,文化层的年代为54-59 kaBP。本次发掘出土有编号的石制品1876件,包括石核、石片、石锤、工具、断块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碎屑类石制品。石料主要为脉石英和安山岩两种,大多就地取材。石制品类型以石片、断块为主,石核有一定比例,石锤上的打击痕迹明显,工具数量较少,以简单加工的刮削器为主。石制品的剥片、加工技术均为硬锤直接打击法。初步分析表明黄泥梁遗址为一处原地埋藏的石器制作场所。
    青藏高原东北缘江西沟2号遗址2012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
    侯光良;杨石霞;鄂崇毅;王倩倩
    2018, 37(04):  553-564. 
    摘要 ( 222 )   PDF (4018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沟2号遗址(JXG2)发现于2004年,2012年围绕地层测年及环境研究开展了小面积试掘。本文通过对2012年出土的659件石制品进行的观察和初步研究,并结合其他出土遗物及考古年代学研究的基本结论,对遗址所反映的史前人类行为的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初步报告。根据出土文化遗物(主要指石制品和陶片)的差异,遗址可以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为10~80cm,包含陶片和细石器为主的石制品;下文化层为距地表80cm以下的堆积,该层仅包含石制品,其中除以燧石为原料的细石器产品,同时出土石英砸击产品。光释光和AMS14C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全新世中期,遗址石制品原料和技术变化的研究初步揭示了该时段区域内史前人类的行为变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王幼平
    2018, 37(04):  565-576. 
    摘要 ( 259 )   PDF (462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拟简要介绍近年来华北地区新发现的细石器遗存,并对细石器技术出现与发展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新发现显示,29-26 kaBP左右在华北地区石叶-细石器技术的出现,可能是受到MIS2阶段环境变化的影响,阿尔泰等中-北亚地区人群与旧石器文化的南迁扩散所致。其后,华北地区以船型细石核为代表的宽台面技术的出现与扩散过程,则反映了该地区原住民应对LGM期间环境变迁的适应策略与发展历史。虎头梁类型的楔形石核细石器技术的进退,同样展现了晚更新世末东北亚地区人群的流动性及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细石叶工业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
    陈淳;张萌
    2018, 37(04):  577-589. 
    摘要 ( 212 )   PDF (584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回顾了一百多年来细石叶工业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以及从戈壁石核开始的各国学者对亚美史前文化联系的国际探索。目前细石叶的年代以俄国阿尔泰山地区的发现为最早,而在美国俄勒冈州则延续到公元1000年左右。早期的细石叶研究主要采取了分类描述和传播论的文化历史学范式。借鉴日本学者的方法,我国学者开始采用技术-类型学来根据细石核剥片过程对出土材料进行分类,命名了各种楔形石核的技法。之后,我国学者尝试从功能-适应的视角来对细石叶工业进行研究和解释。本文第二作者对以前的方法论做了再思,提出了"细石叶社群"的概念。旨在从环境适应和资源利用的角度思考细石叶社群的结构、信息交流和技术知识的互动,深入研究这类技术的发明和扩散的动因,以便更好了解这类石器技术在史前狩猎采集群中的文化意义和适应优势。
    晋西南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王益人
    2018, 37(04):  590-601. 
    摘要 ( 203 )   PDF (6580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址群、柿子滩遗址群,代表了东亚旧石器时代人类200万年以来从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完整的演化历程。因此,这里成为中国大陆一个非常重要的远古人类演化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区域旧石器考古的回顾,找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并向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贾兰坡、王建、王择义等老一辈考古学家致敬。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石器技术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
    李浩
    2018, 37(04):  602-612. 
    摘要 ( 343 )   PDF (3791KB)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中国石器技术发展轨迹和特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在更新世大部分时间内,中国石器技术以第1模式为主。本文结合近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中更新世早期至距今约4万年的中国石器技术面貌进行了简要总结。这段时间内的中国石器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自晚更新世以来,多种石器技术体系并存,其中包括以手斧、手镐和薄刃斧等大型工具为特色的阿舍利技术体系、以盘状石核和各类小型工具为特征的小型石片石器技术体系、以勒瓦娄哇石核和尖状器为特点的莫斯特技术体系、以及以基纳型刮削器为主的莫斯特技术体系,后两者具有明显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特点。多种石器技术体系共存,这一现象反映了技术发展的区域性和该阶段人群构成的多样性,这为探讨古人类环境适应行为以及区域间人群扩散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学评介及类型学相关问题探讨
    李锋;邢路达;陈福友;高星
    2018, 37(04):  613-630. 
    摘要 ( 268 )   PDF (624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型学是考古材料描述与分析的基础。近年来,学者们对类型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石器类型学的反思较多,涉及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分类原则、类型学的考古解释能力等各个方面,然而少有中国学者系统介绍西方常用的旧石器考古类型学体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D. de Sonneville-Bordes与J. Perrot建立且在欧洲、西亚及北非应用较为普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学,并思考旧石器考古学中类型学应用的相关问题。由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描述中国的旧石器考古学材料时显然不能照搬欧洲的类型学体系,但可参考它并建立适宜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描述的体系。若此,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的旧石器晚期考古材料与其他地区的相关材料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可以揭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的区域多样化。
    牙齿残留物反映的闽西新石器时代人类食谱
    关莹;周振宇;范雪春;高星
    2018, 37(04):  631-639. 
    摘要 ( 304 )   PDF (5393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项目对福建闽西地区奇和洞与南山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古人类牙齿进行了表面残留物提取与鉴定,通过对其中淀粉粒残留物的种类与数量对比,讨论了全新世初期至中期闽西地区古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这些古人类牙齿表面包含四大类形态不同的淀粉粒:1)多面体形;2)圆形或椭圆形;3)圆锥形;4)水滴形。这些淀粉粒分别代表了禾本科植物种子、植物地下根茎部分和疑似的坚果类,这些都是古人类容易获得的野生食物资源,在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山东青岛大珠山遗址晚更新世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
    王建;周新郢;隆浩;陈福友;李锋;陈宇鹏;葛俊逸;李小强
    2018, 37(04):  640-652. 
    摘要 ( 238 )   PDF (1957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珠山遗址是青岛市首个具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我国沿海地区的旧石器考古材料,更对探讨早期人类的生存适应和迁移扩散等问题具有深远意义。解译遗址中的环境背景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本文通过花粉和磁化率等指标,重建了该遗址所在区域的环境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大珠山遗址的光释光年龄为65.7-52.9ka,对应MIS4-MIS3c;2)从MIS5b到MIS3b(86.0-45.0ka),区域植被经历4个演替阶段,依次为落叶林草原、落叶阔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和疏林草原,其反映的气候趋势与区域背景下的环境变化过程基本一致;3)MIS4-MIS3c期间迅速回暖的气候,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均为早期人类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生态背景。随后气候转冷,海岸线后退,该地区的人类遗存明显减少,可能指示人类活动减弱或者迁出。这种不同时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表明气候主控下的生存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近海地区早期人类的适应策略。
    中国人身体质量指数的地理性分布
    宇克莉;郑连斌;李咏兰;席焕久;张兴华;温有峰
    2018, 37(04):  653-663. 
    摘要 ( 243 )   PDF (539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2013年测量了中国11个汉语方言族群26954例汉族人的身高、体重值,计算了身体质量指数(I_(bm)),将汉族人的I_(bm)与经度、纬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的说来,随年龄增长,11个方言族群I_(bm)值均呈线性增大,并且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1个族群中,北方话族群I_(bm)值明显大于南方各族群。乡村男性(r=0.671; p0.05)、城市女性(r=0.043; p=0.820>0.05)I_(bm)与经度无相关。按照I_(bm)均数大于24.0、I_(bm)均数在23.1~24.0之间、I_(bm)均数小于23.0,可以将中国方言族群分成3个层次,中国北方话族群均分布在第1、2层次,南方族群主要分布在第2、3层次,也就是说11个族群大致按照纬度高低顺序依次分布在第1、2、3层次。遗传、环境、饮食、劳作强度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身高、体重,也影响中国人的I_(bm)值。
    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貘类化石及奇蹄目总汇
    祁国琴
    2018, 37(04):  664-666. 
    摘要 ( 353 )   PDF (2178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云南禄丰石灰坝古猿产地的貘类化石。材料只有3枚单个的下牙齿,经观察、测量、对比可将其归入1981年时墨庄等所建立的云南貘(Tapirus yunnanensis)。至此,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奇蹄目化石全部研究完毕。该目共有马类2种:西氏三趾马Hipparion theobaldi,禄丰三趾马Hipparion lufengense;犀类2种:禄丰无鼻角犀Acerorhinus lufengensis、林氏山西犀相似种Shansirhinus cf.S.ringstroemi;爪兽1种:元谋巨爪兽Anisodon yuanmouensis和貘类1种:云南貘Tapirus yunnanensis。
    《古病理学指南》评介
    杨诗雨;张全超
    2018, 37(04):  667-668. 
    摘要 ( 281 )   PDF (2178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病理学(Paleopathology)主要是通过古代人类遗存来研究古代人类疾病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内容。人类遗骸保留着大量的疾病信息,通过对病理现象的观察、描述、检测和研究,可以有效地推测个体生前所患病症;对人群疾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其生活方式、生业模式、社会组织关系、人群迁徙、信仰和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