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2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3-12-15
    特邀文章
    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哲学问题
    倪喜军
    2023, 42(06):  709-72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72
    摘要 ( 392 )   在线阅读 ( 124 )   PDF (640KB) ( 5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起源问题是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之一,对其研究会触及很多哲学问题。本文以近年来古人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进展为基础,简要概述了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大历史,对人类存在的本质、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神创与演化、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推动力、劳动的性质和作用、偶然性和必然性等方面的哲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从灵长类起源开始算起,人类演化至少有5600万年的历史,如果从演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猿分异算起,也有700~800万年的历史。人类作为一类生物有机体,作为人类主观世界的承载体,人类存在的本质一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甚至不可能有一个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答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的存在本质上即是自然的存在,人类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的存在。人类不同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特征,即是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质特征。在人类起源研究中,应该从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不同角度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加以研究。哲学层面上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都不是科学问题,不存在科学研究上的检验标准。如果说人类的存在有目的和意义,那么这个目的和意义就是“存在”。虽然传统的神创论已经不再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主要部分,但是以智能设计论为代表的思想,仍然在试图回答超自然力量和智慧事物是否发生和发生的原因。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其自身的起源与发展与其他生物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驱使人类演化的动力是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劳动”在人类起源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曾有过激烈的讨论。从现代古生物学、考古学、动物学、行为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实证出发,无法给“劳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劳动本身就是人类在生存和繁衍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状态。对偶然事件的积累加以记录,即得到量变的过程,当量变积累到可识别出秩序和层级的程度,就可以把这个变化定义为质变。人类演化过程中的质变,也是在无数偶然性变化积累到可定义的程度才出现的。自我意识和思维,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宇宙中复杂系统发展出可以思维的能力是物质发展的必然,但是具体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哪种事物中,则受偶然因素的控制。

    研究论文
    周口店5号直立人额骨眶上圆枕处的创伤痕迹
    陈逸迎, 吴秀杰
    2023, 42(06):  721-73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6
    摘要 ( 226 )   在线阅读 ( 60 )   PDF (4132KB) ( 2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6年在周口店第1地点发现的5号(ZKD-5)额顶骨和顶枕骨碎片是迄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周口店直立人头盖骨化石。以往研究发现,ZKD-5眶上圆枕处存在食肉类齿痕,该个体生前可能遭遇过鬣狗的捕食;虽资料记载周口店直立人头骨化石存在暴力冲突导致的创伤痕迹,但原始化石丢失,难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以ZKD-5额顶骨化石为研究材料,通过肉眼、体视显微镜和CT技术,对其表面痕迹及骨骼内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ZKD-5额顶骨化石上除食肉类齿痕外,右侧眶上圆枕前侧及上侧存在多处不规则的创伤愈合痕迹,可能是暴力冲突过程中钝器击打所致的非致命伤,但不排除意外摔伤的可能性。ZKD-5的创伤痕迹是继南京人、马坝人及和县人之后,东亚地区中更新世古人类头骨创伤的新发现,为世界范围内中更新世古人类创伤记录增加了新的案例,为探讨周口店直立人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参考资料。

    太行山猕猴寰椎桥的类型与特征
    赵晓进, 郭梦丹, 张梦琪, 鹿雪涵
    2023, 42(06):  733-74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58
    摘要 ( 89 )   在线阅读 ( 22 )   PDF (12607KB) ( 9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的椎动脉沟上3种骨桥(腹桥、侧桥和背桥)的分布特征,以期理解在人类寰椎上观察到的变异,并推测灵长类动物可能的进化趋势。本文分别测量57例(雄性17例,雌性40例)猕猴寰椎标本(成年骨骼标本)3个寰椎桥的宽度。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性别之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观察寰椎桥的出现率、形态特征和组合类型。统计结果显示,猕猴寰椎桥变量性差显著(P<0.05),猕猴的腹桥和背桥是恒定出现(100%),侧桥基本恒定,但也有一些缺失个案(90.3%),表明腹桥和背桥是猕猴稳定的特征;猕猴寰椎桥的主要类型为原始的A型,与主要类型为D型的人科动物发生分离。我们基于以上特征后得出结论,猕猴的3个寰椎桥是一种稳定性状,其出现率明显高于类人猿。

    泥河湾盆地山兑东旧石器地点初步研究
    侯佳岐, 王法岗
    2023, 42(06):  742-75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9
    摘要 ( 169 )   在线阅读 ( 43 )   PDF (4629KB) ( 1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南部发现山兑东旧石器地点,揭露面积约8 m2,发现石质标本81件,动物化石16件。石制品的原料以燧石为主;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少量砸击法产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残片、断块等,石片、石器以微型、小型的为主,石器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钻器、雕刻器、砍砸器等,属于中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石器工业。动物骨骼3件样品的AMS 14C测年结果分别为43396~42271 BP cal、41940~40737 BP cal、36830~35885 BP cal,表明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段。该遗址的石器技术继承更早的小石器技术,为探索旧石器时代晚期小石器技术的延续发展、石器技术的多样性以及早期现代人演化模式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材料。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2010年出土雕刻器的初步研究
    徐廷, 陈虹, 李尧
    2023, 42(06):  751-76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5
    摘要 ( 150 )   在线阅读 ( 36 )   PDF (4576KB) ( 1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对吉林和龙大洞遗址2010年考古发掘出土的雕刻器的研究。遗址共出土石制品1253件,包括石器98件。石器中含42件雕刻器,约占43%;根据刃口位置可将其区分为斜刃雕刻器(A型)和直刃雕刻器(B型)两种。通过技术分析和微痕分析,本研究确认斜刃雕刻器为定型石器,石器的使用痕迹集中在斜棱刃附近。而直刃雕刻器的使用过程较为复杂,其设计具有灵活性,雕刻器小面这一技术结构兼具使用、装柄、持握、细石叶剥坯和循环利用等多种功能。结合和龙大洞遗址的年代,本研究认为:和龙大洞遗址直刃雕刻器利用与设计过程的灵活性与末次冰盛期狩猎采集者流动性适应策略密切相关。

    重庆大水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健康状况及葬式
    滕逍霄, 代玉彪, 原海兵, 白九江
    2023, 42(06):  764-77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7
    摘要 ( 134 )   在线阅读 ( 36 )   PDF (7290KB) ( 166 )   附属材料 ( 26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水田遗址是近年三峡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其墓葬出土的数量较多、葬式丰富的人骨材料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十分罕见。本文立足于该遗址2014年度出土的大溪文化时期的248例人骨材料,研究了该人群的人口特征、健康状况、营养水平、身高和埋葬姿势等,并结合考古背景探讨了生业经济、人地关系和丧葬葬式演变特征等。研究表明,三峡地区史前人群非常适应周边聚落分散、水网密集、野生资源富集的山地环境,当时人们以采集渔猎为主,原始旱作农业为辅,过着安定和平的生活。同时,山地陡坡和相对封闭的地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与健康。该研究为我们考察本区域史前人类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对葬式的考察表明时人在埋葬亡者时对尸身进行了有意识地屈肢陈置,且葬式存在由“屈”向“直”的历时性演变特征。随着大溪文化的衰落,三峡地区屈肢葬式渐次退出历史的舞台。

    河南开封御龙湾遗址人骨的创伤
    孙蕾, 万军卫, 唐静, 任婷
    2023, 42(06):  779-79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63
    摘要 ( 297 )   在线阅读 ( 82 )   PDF (5596KB) ( 298 )   附属材料 ( 14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开封城东南部一处明代晚期御龙湾建筑遗址出土的人骨遗骸进行鉴定,将其中存在死前创伤的人骨标本(R2、R3、R5、R6、R11和R12)作为研究材料,对人骨上的砍、砸、切及灼烧痕迹作辨析。结果显示:1)R6浅埋于明文化层,仰身直肢,头部有多处砍痕,被砍原因不明;2)R3在淤积黏土层中,侧身屈肢,除头部以外身体其余部位完好无缺,头部两处砸痕可能是房屋倒塌、砖块或房梁砸击头部导致;3)容器(R2、R5、R12)和房屋(R11)中人骨的砍、砸、切痕等属于暴力砍砸并存在肢解痕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显示容器中的人骨经过了低温加热。第三点中所述人骨在出土地点、骨骼部位出现情况、伤痕位置与类型或灼烧痕迹等方面,都符合同类相食的基本标准,从生物考古学角度印证了史料记载“人相食”的人类惨剧。御龙湾明代建筑遗址出土的部分死前创伤人骨,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有可能属于同类相食事件的人类骨骼标本,为深入了解古代人相食现象及明代的社会历史等问题提供了人类学资料。

    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的头面部特征
    李咏兰, 于会新, 张兴华, 宇克莉, 包金萍, 郑连斌
    2023, 42(06):  793-80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8
    摘要 ( 227 )   在线阅读 ( 71 )   PDF (1482KB) ( 204 )   附属材料 ( 17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近年来测量的45254例(男19892例,女25362例)中国人的18项头面部测量数据,按地理分区进行统计与主成分分析,发现中国东北、华北人群男性耳较长,两眼外角距离较近、鼻较狭,头、面较宽;华南人群耳较短,眼、鼻较宽,头较狭,面较狭;东北、华北人群女性面较高,面较宽,两眼距离较大,耳较长;华南、西南人群女性面较低,面较狭,两眼距离较近,耳较短。对中国人群和外国人群头面部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人群男性、女性头面部特征都相对接近于高加索人种的波斯人、北美白人,与尼格罗人种的非裔美国人差距较大,与南亚人差距也较大;中国男性容貌耳长,眼内角间宽、鼻宽、头宽、形态面高值多小于尼格罗人种的4个人群,形态面高值多小于高加索人种的波斯人;中国女性鼻宽、口宽值小于非裔美国人,容貌面高、眼内角间宽、面宽多大于北美白人、伊朗人。中国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共性与人群间长期的融合、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有关,环境因素是其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简报/发掘报告
    江西高安盆地旧石器遗址调查简报
    李三灵, 赵文杰, 高玉, 李浩
    2023, 42(06):  807-81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65
    摘要 ( 135 )   在线阅读 ( 43 )   PDF (5790KB) ( 1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通过对江西高安盆地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在锦江第二、三级阶地发现旧石器遗址23处,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石制品96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原料均为脉石英,尺寸以小型为主,微型和中型次之。石核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辅以砸击法。石器修理均为锤击法,石片毛坯占比高,修理程度有限,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锯齿刃器和钻。不同遗址石器技术特征相近,都具有小型石片石器工业特点。从埋藏地层、石器技术面貌等来看,调查发现遗址的年代与盆地内已经发掘的上湖遗址年代相近,处于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 2)。高安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发现,为探讨中国南北方人群迁徙、交流,以及古人类在面对MIS 2阶段,尤其末次盛冰期极端气候事件时的适应策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重庆市西北涪江流域旧石器考古调查
    贺存定, 张瑾, 高磊, 贺欣熠, 李大地
    2023, 42(06):  815-82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57
    摘要 ( 149 )   在线阅读 ( 37 )   PDF (4553KB) ( 260 )   附属材料 ( 20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2年3-4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在渝西北涪江流域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调查队在涪江下游各级阶地新发现旧石器地点46处,采集石制品833件,绝大部分石制品因脱层而暴露于地表,少量出自地层断面。石制品原料单一,剥片技术多样,类型丰富,形态与尺寸差异极大。从技术与类型方面来看,至少包含了砾石石器工业、石片石器工业和阿舍利石器工业,尤其是手斧、手镐、薄刃斧等器物组合和大石片技术产品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综合地质、阶地地貌及地层堆积物特征分析,这些遗址的时代跨度可能不大,大致应集中在中-晚更新世。本次调查发现表明,涪江流域也是古人类迁徙扩散和生存演化的活跃地带,尤其是对阿舍利手斧技术的分布和传播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综述
    人类颅骨厚度研究的概述与展望
    李海军, 杨筱雨, 赵钰洁
    2023, 42(06):  827-84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68
    摘要 ( 212 )   在线阅读 ( 56 )   PDF (3063KB) ( 17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骨厚度是重要的解剖学特征,也是常见的测量项目,在体质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颅骨厚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颅骨厚度的年龄与时代变化、人群间和性别间的差异、颅骨厚度的影响因素和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颅骨厚度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人类颅骨的形态变异和进化情况。国内对颅骨厚度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已有关于颅骨厚度研究的相关文献数据与结论,对颅骨厚度相关研究进展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颅骨厚度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和展望。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欧亚东部地区的扩散和文化传播
    加藤真二
    2023, 42(06):  842-85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12
    摘要 ( 600 )   在线阅读 ( 108 )   PDF (27988KB) ( 5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论文概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欧亚东部地区的石器工业,并基于“迁徙传播”和“接触传播”的角度就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群的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阐明,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40 kaBP cal以前),运用中国南方石器工业人群的向该地区北部区域的扩散;旧石器时代晚期前半段(40-28 kaBP cal)的地方人群形成和人群间的接触及技术传播;旧石器时代晚期后半段(28 kaBP cal以后),运用细石叶工业人群的广泛迁徙和扩散及再扩散,人群间的接触。虽有西方或者北方运用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或早中段石器工业人群的数次进入痕迹,但表明每次进入时间短暂且进入地也是局部性的。可以说,从石器群的分析角度所看到的石器工业运用人群的趋势和从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的东亚祖先人群的趋势大致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