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0-05-15
    “ 许家窑人”埋藏地层与时代探讨
    王法岗, 李锋
    2020, 39(02):  161-17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25
    摘要 ( 641 )   在线阅读 ( 76 )   PDF (23750KB) ( 31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许家窑人”化石发现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西端的侯家窑遗址。该遗址20世纪70年代历经数次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石制品数万件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遗址的研究成果发表,但人类化石和考古遗物的出土地层仍有些模糊,文化层时代也存在较大争议;年代数据在20 kaBP到500 kaBP的大范围间变化,影响学者们对“许家窑人”及其文化遗存演化位置的认识。鉴于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07~2012年对该遗址开展了持续的考古调查及发掘,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廓清遗址埋藏的地貌部位和文化层的分布状况等基本信息。侯家窑遗址的地层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以下2~3 m(距地表约14.5 m)处确认了不整合接触面,其下为泥河湾层堆积,之上为河流阶地堆积。综合对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地层描述、新发掘地层以及人类化石保存状态的认识,“许家窑人”化石应出自遗址地层沉积序列的上文化层中,而非湖相的泥河湾层中。通过对目前遗址已有测年数据的重新梳理,我们认为,上文化层即“许家窑人”化石的时代为200~160 kaBP,主要对应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早期;下文化层的准确年代仍需验证,目前光释光年龄为198±15 kaBP, 26Al/ 10Be埋藏年代为240±50 kaBP。

    内蒙古扎赉诺尔蘑菇山北遗址2019年调查报告
    汪英华, 孙祖栋, 单明超, 何佳, 刘望, 陈福友
    2020, 39(02):  173-18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06
    摘要 ( 339 )   在线阅读 ( 40 )   PDF (34474KB) ( 9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蘑菇山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蘑菇山一带,发现于1980年,同年和1990年两次采集和试掘,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石制品,是中国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2019年8月进行了新的调查和试掘,获得石制品近400件,主要分布于地表和地层表土的角砾堆积中,全部为打制产品,原料为就地取材的安山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石器器型较大,技术成熟,主要属于石片石器工业。试掘的T3探方出土了丰富的打制石制品,以小型石片为主,是该遗址的新收获。根据石制品的技术特点和类型组合分析,该遗址的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阿舍利大石片的生产方式与策略
    雷蕾, 李大伟, 麻晓荣, 刘康体, 侯亚梅, 王伟, 李浩
    2020, 39(02):  183-19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05
    摘要 ( 485 )   在线阅读 ( 51 )   PDF (8293KB) ( 2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舍利技术的两个核心要素在于剥取大石片以及制作手斧等定型化大型工具。目前,国内有关手斧工业的研究中,关注较多的是大型工具的加工与制作,而对于大石片生产的方式与策略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介绍。本文重点介绍和综述了目前国外发现和报道的大石片生产技术,并对每种技术的具体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根据剥片复杂程度的不同,阿舍利大石片生产技术可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指砾石初级剥片技术,是利用原料的自然特征,选择合适台面和剥片角度进行单次剥片;第二类包括两面剥片技术、板状石核剥片技术和昆比哇技术,是在了解原料特征的基础上,对石核进行有计划的剥片,以便连续生产出多个大石片;第三类包括奇尔基技术、塔拜勒巴拉-塔奇恩基特技术和西维多利亚技术,是在较为复杂的剥片流程引导下,通过对石核的预制,获取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大石片。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广西百色盆地发现的大型石核和大石片标本,探讨其在深入认识该地区石器工业面貌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水洞沟地区白云岩细石叶的微痕实验研究
    余官玥, 仪明洁, 张晓凌, 陈福友
    2020, 39(02):  193-20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4
    摘要 ( 422 )   在线阅读 ( 27 )   PDF (5399KB) ( 1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著名遗址,石制品原料以就地取材的白云岩为主。本文利用水洞沟地区的白云岩生产细石叶和石片,进行了29组复制使用实验。对使用痕迹的观察表明:不同加工对象和使用方式导致细石叶上出现不同的微痕特征,细石叶适于装柄使用,以刮、切、削等利用侧刃缘的运动方式效率为高,尖部用于加工硬度较低的动植物效果较好。对比燧石、黑曜岩等不同石料的微痕实验数据可知,不同石料的产品,其使用痕迹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白云岩细石叶的微痕实验,探讨了其适宜的使用方式和加工对象的范围,为分析水洞沟地区出土的白云岩细石叶功能提供了可资参考、对比的实验数据。

    射击类带尖石制品使用微痕动态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
    徐哲, 张晓凌, 裴树文
    2020, 39(02):  208-22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71
    摘要 ( 393 )   在线阅读 ( 29 )   PDF (19500KB) ( 3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镞主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投射类复合武器的尖端,其使用方式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以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环境背景和石器原料为参照,通过微痕实验,探讨射击类带尖石制品重复使用过程中微痕的动态形成过程。作者对21件实验标本分阶段累计射击337次,微痕观察121次。分析结果显示,射击类带尖石制品的重复使用情况可以通过微痕进行佐证。形态变化过程表明,尖端变化较为显著,指示应以动态思维考量出土石镞形态及其暗示的人类行为;测量数据显示,尖端及侧刃较为锋利、长度适中的标本,射击效果更好,存在多次使用的可能;微痕分析指示,若尖端产生层叠大中型折断式、阶梯式疤痕,装柄部位产生连续小型折断式或羽翼式疤痕,部分出现磨圆与光泽时可以考虑重复使用的可能。本项研究为揭示石镞背后所蕴含的狩猎策略、生计方式等人类行为信息提供了数据参考。

    鸵鸟蛋皮串珠装饰品的发现与研究
    魏屹, 高星
    2020, 39(02):  223-23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15
    摘要 ( 524 )   在线阅读 ( 29 )   PDF (5618KB) ( 2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鸵鸟蛋皮串珠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成为人类主要的装饰品类型之一,提供人类行为和认知发展方面的重要线索,至今仍广泛流行于非洲的狩猎采集者社会中,充当个人和群体间信息通讯的媒介。本文将从鸵鸟蛋皮的结构和种属鉴定入手,系统介绍旧石器时代鸵鸟蛋皮串珠的发现,及民族学记录中鸵鸟蛋皮串珠的制作与使用,并对20世纪以来有关鸵鸟蛋皮串珠的考古学研究作以概述,以期对我国考古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帮助。

    于家沟遗址鸵鸟蛋皮的人类利用特征
    王晓敏, 梅惠杰, 谢飞, 高星
    2020, 39(02):  236-24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73
    摘要 ( 482 )   在线阅读 ( 32 )   PDF (28579KB) ( 1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鸵鸟蛋皮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鸟类遗存。目前,限于蛋皮的样本量与保存状况,很少有研讨古人类是否能够食用鸵鸟蛋液或者利用鸵鸟蛋作为盛煮容器问题。本文以于家沟遗址第3b和4层出土的鸵鸟蛋皮为材料,从其 14C年代、孵化状况、燃烧导致的颜色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古人类获取、消费和利用鸵鸟蛋的方式。结果显示,于家沟人既采集了鸵鸟蛋皮作为制作装饰品的原料,也可能获取了完整鸵鸟蛋,食其蛋液,用其蛋壳,并将整蛋作为容器进行了加热。

    旧石器遗址出土烧骨的技术分析及其对考古学的启示
    黄超, 张双权
    2020, 39(02):  249-26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22
    摘要 ( 537 )   在线阅读 ( 36 )   PDF (501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烧骨常见于各类旧石器时代遗址中,作为用火残留物的一类,烧骨对研究人类用火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针对烧骨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尚不够深入。本文通过介绍目前烧骨研究领域中若干种主流的分析手段及其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以求能进一步完善国内关于旧石器时代人工用火的研究框架,同时希望能对中国古人类用火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布朗族成人的身体成分分析
    宇克莉, 贾亚兰, 郑连斌
    2020, 39(02):  261-26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66
    摘要 ( 407 )   在线阅读 ( 19 )   PDF (550KB) ( 13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生物阻抗分析法,研究了布朗族成人的体成分特点。我们在云南省测量了604例(男性248例,女性356例)布朗族成人19项身体成分指标,运用Excel 2003、Spss 19.0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全身脂肪分布特征为躯干和下肢的脂肪率都大于上肢脂肪率,女性脂肪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下肢、躯干、上肢;男、女性双侧下肢脂肪率和肌肉量接近,左上肢肌肉量低、脂肪率高;布朗族男性的身高、体质量、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内脏脂肪等级均大于女性,而体脂率、BMI小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布朗族成人身体肌肉量、骨量、下肢脂肪率、能量代谢等呈明显下降,而内脏脂肪等级明显增加。与云南汉族比较,布朗族成人的体脂率较低、肌肉较发达。

    3D虚拟复原精度的差异对头骨测量数值的影响——以Mimics软件为例
    张玄, 张亚盟, 吴秀杰
    2020, 39(02):  270-28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9
    摘要 ( 373 )   在线阅读 ( 37 )   PDF (4702KB) ( 1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根据三维软件虚拟复原的头骨来获取测量数据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古生物,特别是古人类学的研究中,然而对于三维软件不同精度虚拟复原的头骨,其测量数值是否有差异,研究者并不是很清楚。本文以Mimics软件为例,根据其复原模型简化规则,选择未精简的最佳精度模型作为标准进行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通过对43例云南人头骨的顶骨矢状弦长、颅周长、头盖部面积、乳突小房表面积、颅容量、乳突小房体积等六个测量项目的对比和分析,对Mimics软件低、中、高、最佳四种精度3D虚拟复原头骨间的测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颅周长、头盖部面积、颅容量、乳突小房体积四项的所有简化精度模型的测量数据均与最佳精度模型测量数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除高精度组外,顶骨矢状弦长及乳突小房表面积的其余精度组测量数据均与最佳精度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此外,顶骨矢状弦长、颅周长、头盖部面积、颅容量的简化精度与最佳精度的测量差异占比均小于3%.而乳突小房表面积的低精度与最佳精度测量差异占比可超过50%,乳突小房体积的低精度与最佳精度测量差异占比可超过120%。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测量Mimics复原的三维模型时,体量大差异小的测量项可以在较低精度的复原模型上进行测量;而对头骨内部腔窦这样体量小表面粗糙的结构,复原模型的精度选择及测量数据比较需要格外谨慎。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人群的龋病
    周亚威, 白倩, 顾万发, 刘青彬
    2020, 39(02):  282-29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21
    摘要 ( 428 )   在线阅读 ( 32 )   PDF (5467KB) ( 1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孙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孙庄村,是分布在黄河中游的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该遗址出土的54例仰韶时期的人骨保存状况良好,为我们了解仰韶文化人群的龋患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文以肉眼观察为主并结合超景深显微镜对遗址出土的846枚牙齿进行鉴定、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孙庄遗址古代人群的龋病患病率70.37%,龋齿率22.93%,龋均3.59;壮年组患龋率最高,为88.89%,不同年龄组之间的龋齿率差异性显著;龋齿率女性为30.55%,男性为16.16%,女性龋齿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0)<0.05,两性之间的龋齿率有显著差异;浅龋率为6.70%,中龋率为21.65%,深龋率为27.32%,深龋已穿髓率为19.07%,残冠残根率为25.26%,随着年龄的增长,龋病的病变程度呈加重趋势;龋损范围小于1/2牙冠累龋最常见,占总患龋齿数的42.27%;上颌龋齿率为26.91%,下颌龋齿率为19.70%,上下颌龋齿率差异显著(P<0.05)。龋病在不同牙位上的发生率依次为M3>M2>P2>M1>P1>C>I1>I2;邻面和 面是主要的龋患分布处,分别占患龋牙齿数的46.40%和39.18%。孙庄人群门齿较高的患龋率表明该遗址人群患龋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患龋率与龋齿率明显高于其他古代组,较高的龋病罹患率可能与孙庄人群复杂的农业经济模式有关。

    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二期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证据
    罗武宏, 禤华丽, 姚凌, 杨玉璋, 易文文, 阚绪杭, 张居中, 张爱冰
    2020, 39(02):  292-30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23
    摘要 ( 351 )   在线阅读 ( 26 )   PDF (41819KB) ( 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中东部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旱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分布的交错地带。现有植物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淮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稻作农业转变为稻旱兼作农业的关键阶段。然而,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中游地区,尤其是淮干以南地区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该地区农业结构何时发生转变等问题至今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二期(6.2~5.6 kaBP)出土的22件陶器残片表面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先民利用的植物性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包括稻属(Oryza spp.)、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 spp.)、粟(Setaria italica (L) P. Beauv.)、黍(Panicum miliaceum L.)、栎属(Quercus spp.)、莲属(Nelumbo spp.)以及块根块茎类植物等。稻属淀粉粒的发现证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淮河中游地区先民对水稻利用基本上是延续的。粟、黍淀粉粒是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迄今为止已报道发现最早的旱生农作物的证据,意味着早在6.2~5.6 kaBP期间,北方旱作农业文化与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可能就存在着食物的交流与传播。该结果对于了解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中国中东部稻作、粟作农业传播的时空路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江苏宿迁嶂山地点晚更新世脊椎动物化石
    陈曦, 伍苏明, 王平, 王宣波, 晁剑虹
    2020, 39(02):  319-33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21
    摘要 ( 497 )   在线阅读 ( 30 )   PDF (25896KB) ( 1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嶂山化石地点位于淮河下游、马陵山南端的人工河——新沂河的河床上。该化石点最早报道于1953年,是淮河下游为数不多的更新世化石点之一。本文报道了嶂山化石点近年新出土的一批动物化石,动物群包括:龟鳖类、扬子鳄(相似种)、虎、淮河古菱齿象、蒙古野驴、梅氏犀、李氏野猪、河套大角鹿、葛氏斑鹿和草原野牛。嶂山的扬子鳄(相似种)是该物种在更新世化石记录中分布最北的,而草原野牛则是该物种最靠南的化石记录。嶂山的古菱齿象被归入淮河古菱齿象,因其齿板数多于纳玛古菱齿象,而牙齿尺寸大于诺氏古菱齿象。嶂山河套大角鹿的下颌提供了该物种仅有的下颊齿列长度数据,证明晚更新世的河套大角鹿具有相对弱的角枝、纤细的下颌和延长的齿列,支持了中国大角鹿属(Sinomegaceros)在角枝粗壮度、下颌肿厚度和齿列长度之间的演化关联性。嶂山动物群中蒙古野驴、河套大角鹿是典型的晚更新世物种,且成员多为绝灭种,推断年代很可能为晚更新世的早段。嶂山动物群组合反映了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显示当时的骆马湖一带兼有湿地、森林和草地。嶂山化石点也为马陵山地区旧石器遗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生物地层学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