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4-03-15
    人类学学报
    宁夏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掘报告
    裴树文;牛东伟;高星;陈福友;冯兴无;张双权;张乐;张晓凌;马宁;彭菲;周振宇;关莹;王惠民
    2014, 33(01):  1-16. 
    摘要 ( 192 )   PDF (4121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现于2002年,位于水洞沟遗址核心区,2003年至2005年共进行三次系统发掘,揭露35个水平层,面积25m2,出土包含石制品、动物化石、鸵鸟皮及装饰品等文化遗物上万件。遗址埋藏在边沟河左岸第二级基座阶地,文化层为灰白-灰黄-灰绿色粉砂及黏土质粉砂,厚度在3m以上,遗址堆积后期局部受到小规模水流改造,但石制品组合基本保留了制作完成后的总体面貌。石制品原料取自附近的河流和湖泊成因的砾石;石制品是一个包含石核、废片、石器、砸击品和打制工具但以废片为主体的组合,个体以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的基本方法,砸击法被偶尔使用,刮削器为石器的主要类型,石器为锤击法简单修理而成。石器工业总体显示北方小型石片石器传统。光释光年代初步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27~25ka BP,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丹江口库区红石坎Ⅰ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李超荣;李锋;李浩;
    2014, 33(01):  17-26. 
    摘要 ( 247 )   PDF (1805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石坎Ⅰ旧石器遗址是丹江口库区一处重要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第3级阶地。2008年发掘并揭露525m2,出土石制品136件,采集22件。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人工石块、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凹缺刮器、碎片等,具有南、北方石器工业过渡的文化特征,时代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丹江口库区水牛洼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陈全家;陈晓颖;方启;
    2014, 33(01):  27-38. 
    摘要 ( 218 )   PDF (2469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牛洼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是汉水流域一处同时具有旧石器早期与晚期文化层的重要遗址。2010年3~4月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675m2,共获石制品301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工具等。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246件,属晚更新世;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55件,处于中更新世。下文化层石制品特点显示了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特点,而上文化层却出现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文化因素。
    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陈胜前, 陈慧, 董哲, 杨宽,
    2014, 33(01):  39-50. 
    摘要 ( 160 )   PDF (3798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地处南北交汇的汉江中游北岸的二级阶地后部,发掘面积500m2,出土石制品334件。出土物以一条砾石条带为中心分布,砾石的大小特别适合制作砍砸器。石制品组合以砍砸器、手镐、薄刃斧为主,大型石器与小型的石英质石器兼备,部分石制品上有流水磨蚀痕迹。石制品组合中存在着类型不均衡的现象,可能与流水搬运、重力迁移等后期改造过程有关,时代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较晚阶段。
    内蒙古大窑遗址27号洞石制品研究
    汪英华;刘家旭;单明超;李锋;陈福友
    2014, 33(01):  51-59. 
    摘要 ( 193 )   PDF (2964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窑遗址27号洞于1986年被发掘,共有3个层位包含文化遗物,出土石制品总计520件。本文着重对石制品进行研究,发现27号洞的石制品主体为石片石器组合,存在少量细石核预制产品。石核以单台面为主,尤以将石片腹面作为台面进行剥片的石核最具特色;石器类型有边刮器、锯齿刃器、砍砸器、石球/石锤等。结合石制品类型与堆积性质初步推断,27号洞石制品的年代不早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MIS3阶段的植被与环境
    李小强;高强;侯亚梅;赵克良;孙楠;杨泽蒙;甄自明;刘扬;周新郢
    2014, 33(01):  60-69. 
    摘要 ( 170 )   PDF (2172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高原拥有我国最早发现的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旧石器遗址,是系统研究东亚现代人演化及动因的重要地区。乌兰木伦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岸,发掘出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炭屑,遗存埋藏的14C年代在41.4~33.1 cal ka BP之间,属MIS 3阶段中期。花粉和木炭化石记录显示,早期为灌丛-草原,晚期为典型草原植被,气候温凉偏干,较现今相对温暖湿润,胡颓子属和霸王属等小乔木和灌木作为先民使用的薪材。MIS 3阶段相对暖湿气候有利于人类的繁衍、扩散和交流,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大量人类活动的重要原因。
    河南淅川坑南遗址石制品表面残留淀粉粒的初步分析
    李文成;宋国定;吴妍;
    2014, 33(01):  70-81. 
    摘要 ( 192 )   PDF (2103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河南淅川坑南遗址新石器早期2个层位出土的35件石制品的淀粉粒,在17件石制品表面发现150粒淀粉粒,它们可能分别来自黍族(包括黍属、糠稷或粟属)、薏苡属、小麦族秸秆和根茎类植物,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先民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第②与第③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的对比表明,第②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都有着大幅增加,一种可能是不同层位埋藏环境的差别导致淀粉粒保存情况的不同,另一种可能是与当时先民获取更多种类的植物资源有关。同一类型石制品表面淀粉粒数量与种类的差别,也暗示了不同石料本身硬度、孔隙对淀粉粒的吸附与捕获能力的影响。
    相近社会等级先民的食物结构差异——以山西聂店遗址为例
    王洋;南普恒;王晓毅;魏东;胡耀武;王昌燧;
    2014, 33(01):  82-89. 
    摘要 ( 215 )   PDF (808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般认为,先民食物结构的差异是人类不同社会等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对于考古学资料中未见明显等级差异的先民来说,其是否存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别,仍需认真加以探讨。为此,本文对山西聂店遗址墓葬(基本无随葬品或随葬品较少)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民的食物结构,体现了典型中国北方农业经济的特点,即以粟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为生。此外,尽管在考古学意义上聂店先民的等级相近,但其在食物资源的获取上却显示出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先民的性别、年龄和随葬品的种类和多寡无关。因此,在社会等级较为模糊的人类社会,先民对食物资源的获取,很可能更多地受到人群组成、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与社会等级的相对高低无关。
    广东客家人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
    郑连斌;陆舜华;包金萍;薛虹;荣文国;王杨;张晓瑞
    2014, 33(01):  109-117. 
    摘要 ( 191 )   PDF (640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随机群体抽样方法对广东梅州地区203例客家人(其中男68例,女135例)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体质人类学指标进行调查,与国内外族群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了5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广东客家人卷舌率为63.05%,叠舌率为6.90%,翻舌率为34.48%,尖舌率为67.98%,三叶舌率为3.45%。与国内族群比较,广东客家人卷舌率较低,叠舌率中等,翻舌率较高,尖舌率较低,三叶舌率低。2)广东客家人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四川邛崃汉族最为接近,具有南方族群的特征。3)广东客家人只有卷舌-翻舌间存在着相关。卷舌基因与叠舌基因是相互独立的。
    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高峰论坛胜利举行
    温有锋
    2014, 33(01):  117-117. 
    摘要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10月12~1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资助下,由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牵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宁医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高峰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论坛。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辽宁医学院席焕久教授主持了这次论坛。吴新智院士作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科研生长点"的主旨报告,金力、高星、杨圣敏等17位专家从考古人类学、分子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法医人类学、生态学、人工工效学、肤纹学、灵长动物学等人类学及其相关领域作了主题报告。
    茶洞话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及其父系起源研究
    邓琼英;王晓庆;王传超;李辉
    2014, 33(01):  118-124. 
    摘要 ( 201 )   PDF (541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广西的桂东北地区大约有20,000人使用茶洞话,该群体的族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为调查茶洞话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探讨其父系起源,对临桂县使用茶洞话的21名无关男性个体的Y-STR和Y-SNP进行了检测分型,并对该群体与周边民族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茶洞话群体的17个Y-STR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Y染色体高频单倍群为O2*-P31和O2a1*-M95,表明茶洞话群体具有显著的百越民族系统侗傣族群的遗传背景;N-J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茶洞话群体与仫佬族的父系遗传关系较之与毛南族和汉族更亲近。本研究结果为茶洞话群体的族源研究提供了遗传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