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1-08-15
    特邀文章
    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分析方案
    Ignacio de la TORRE, Rafael MORA, 裴树文, 马东东
    2021, 40(04):  547-56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6
    摘要 ( 1057 )   在线阅读 ( 989 )   PDF (34101KB) ( 7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研究的分析方案。本方案以宏观分析方法为主,不包括同样重要的微观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的技术-类型学分析,不涉及特定地区和特殊石制品的讨论。在旧大陆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研究中,鉴于学者们使用的技术学与类型学分析方案总体相似,我们认为在研究中使用标准化的分析方案会提高地区间石器面貌的可比性,并有助于理解旧石器时代早期旧大陆古人类的技术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将回顾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提出分析视角和术语建议,希望有助于研究中对描述剥片类、废片类、锤击工具、拼合工具和传统石制品的测量与绘图惯例。

    研究论文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河第10地点初步研究
    刘扬, 杨俊刚, 包蕾, 邱维理, 侯亚梅, 尹春雷
    2021, 40(04):  568-57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70
    摘要 ( 482 )   在线阅读 ( 45 )   PDF (17323KB) ( 1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10地点是目前乌兰木伦河流域调查发现的唯一一处保留有地层的地点,其东南距乌兰木伦遗址约9.3 km。该地点于2013-2014年进行了试掘,出土789件石质标本,其中人工制品356件。石制品大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磨蚀。原料主要为石英岩,此外还有少量的石英和燧石,它们均来源于附近老第三纪基岩砾石层。类型有石核(36%)、石片(25%)、工具(4%)和断块(35%)。其中,工具类型包括锯齿刃器、刮削器、凹缺器和带铤石镞等;毛坯以片状为主,大部分可分辨出石片特征;均采用锤击法修理。初步判断该地点地层堆积性质为二次埋藏。

    怀来盆地西沟湾1号地点石制品的拼合研究
    薛峰, 闫晓蒙, 牛东伟
    2021, 40(04):  575-58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36
    摘要 ( 460 )   在线阅读 ( 31 )   PDF (2843KB) ( 1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沟湾1号地点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AMS-14C测年显示其年代为距今4.1-3.4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该地点埋藏于永定河右岸第二级阶地后缘,发掘面积约27 m2,出土石制品218件,其中41件可以拼合为14个拼合组,拼合成功率为18.8%;其拼合关系可分为拼对(conjoin)和拼接(join)两大类型,其中的组合形式主要包括石核与石片、石片与石片、石片与断块以及石锤与断块四大类。石制品的打击特征以及部分拼合组的剥片序列分析显示,西沟湾1号地点剥片方法为硬锤锤击法,石核剥片主要通过台面或剥片面的转向以实现对原料的多次开发和利用,剥片程度较高;综合各拼合组的空间分布状况,较高的石制品拼合率以及大多数石制品表面和边缘较为新鲜锋利的保存状态等信息,推测该地点在埋藏过程中受到的扰动程度较小,人类行为应是遗址形成的主要因素。

    中国旧石器时代石球的实验研究
    卢立群, 董兵, 陈胜前
    2021, 40(04):  587-59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8
    摘要 ( 1257 )   在线阅读 ( 53 )   PDF (16196KB) ( 2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球是一种旧石器时代分布极为广泛的石质工具,有关其形制、制作与使用还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其形制包括一般打制石球与琢制滚圆的石球。中国发现石球按大小可以分为两个类型,较大者多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较小者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以后时期,本文讨论侧重前者。实验研究显示,石球生产是一项时间成本高昂的活动,如果加上琢制过程,所需要时间远多于手斧生产。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石球的大小与质量存在明显的偏向性,与成年男性手掌大小一致,这支持石球可能是直接握持使用的。投掷使用实验表明,平均质量与大小、形制规整的石球最有利于用手抓握投掷。结合考古材料中石球集中发现的状况与伴生动物化石进一步支持石球很可能是一种狩猎工具。不过采用石球狩猎距离较短,杀伤力有限,且更依赖机会,有较高风险。

    河北泥河湾盆地下卜庄遗址端刮器功能的实验分析
    赵海龙, 仝广, 闫晓蒙, 杨淼燃, 谭培阳
    2021, 40(04):  600-61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76
    摘要 ( 555 )   在线阅读 ( 70 )   PDF (30815KB) ( 19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端刮器常见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工业中,形制比较固定,在探讨人类行为、生计以及环境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国外的研究涉及制作工艺、使用方式与功能等多个方面,而国内的研究多为类型学分析,对其功能的研究相对薄弱。河北泥河湾盆地下卜庄遗址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端刮器遗存,本文通过模拟打制与使用实验,结合微痕分析方法,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下卜庄遗址的端刮器可能主要用来加工兽皮,且加工湿皮的现象较多;2)端刮器也可能直接被用来加工木材;3)部分端刮器微痕之间的关系表明,一些端刮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对刃缘的重新修理,当它们不再适合处理兽皮时会被用来加工木材,而后废弃。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颅骨形态
    周亚威, 张晓冉, 顾万发
    2021, 40(04):  611-62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36
    摘要 ( 1056 )   在线阅读 ( 106 )   PDF (22970KB) ( 5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孙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孙庄村南,是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通过对遗址出土的10例保存基本完整的颅骨进行测量与观察后,得出以下结论:孙庄组的颅面部特征为高颅型与狭颅型相结合的颅型特点、中等偏大的面部扁平度、狭额型、中鼻型、低眶型、中面角属平颌型、犬齿窝和鼻根凹欠发达、颅顶缝简单等。孙庄组古代居民颅骨的形态特征归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围。颅骨形态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孙庄组与亚洲蒙古人种近代华南组(R=1.26)关系最为密切,与近代蒙古组(R=1.80)和通古斯组(R=2.06)关系疏远;在与各新石器时代组的对比中,孙庄男性组与仰韶合并组(R=1.00)、庙子沟组(R=1.00)、西山组(R=1.07)、大汶口组(R=1.13)关系接近,孙庄女性组最接近于大汶口组(Dij=3.10)、徐堡组(Dij=4.58)和西山组(Dij=4.60)。综上,我们可知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时代中晚期人群在颅面部特征上颇为一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应同属于“古中原类型”居民。

    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居民的牙齿疾病
    申亚凡, 赵永生, 方辉, 陈雪香
    2021, 40(04):  628-64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18
    摘要 ( 741 )   在线阅读 ( 83 )   PDF (3037KB) ( 2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村,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甲骨文及其他丰富遗存的出土对于鲁北及整个山东地区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入手,对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2003、2010年出土的45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牙结石以及牙齿磨耗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知大辛遗址商代人群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结石的出现率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除此之外其他牙病在罹患率的性别分组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为女性的罹患率要高于男性;2)牙病的罹患率在年龄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的增长罹患牙病的风险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牙结石多好发于臼齿;4)重度磨耗牙齿患牙病的风险增加,牙周病表现尤为明显;5)牙病的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大辛庄商代人群农业经济发展的食物结构有关。

    中国现代人群上、下肢形态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杜抱朴, 杜靖
    2021, 40(04):  644-65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71
    摘要 ( 464 )   在线阅读 ( 34 )   PDF (530KB) ( 3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察中国不同区域内现代人群四肢形态变化是否与艾伦法则相一致。本文搜集中国各区域102处地点的现代人群上、下肢测量性状中17项指标,探讨其与温度(年平均温度、年最高温度、年最低温度和气温年较差)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降低,中国现代人的上肢相对长度逐渐变短,前臂和手则逐渐增粗;下肢(下肢全长、大腿长和小腿长)逐渐变长,且下肢相对长度同样渐增。手长、手宽、上臂围和前臂围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而身高上肢长指数与气温年较差呈负相关;下肢全长、大腿长、足长和小腿围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环境温度作为一项选择性压力,作用于上肢发育或形态塑造过程的显著程度上要高于下肢。中国现代人群的四肢形态变化规律并不完全符合艾伦法则,可能与遗传、地理环境、功能性需求、生存策略和营养等因素共同影响现代人群的四肢发育密切相关。

    从体型特征来探讨中国夏尔巴人的族源
    包金萍, 郑连斌, 宇克莉, 王雅萱, 杜慧敏
    2021, 40(04):  653-663.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35
    摘要 ( 513 )   在线阅读 ( 16 )   PDF (10710KB) ( 27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夏尔巴人是未识别民族。本文研究中国夏尔巴人体型特点,并通过夏尔巴人与中国其他族群体型比较,从体质人类学角度为夏尔巴人的族源研究提出新的证据。测量夏尔巴人的体质数据,采用Heath-Carter法计算夏尔巴人的体型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夏尔巴人与其他族群体型的特点和相似程度,从体质人类学方面对夏尔巴人的族源提出看法。西藏夏尔巴人男性平均体型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体脂发育水平中等,骨骼、肌肉比较发达,身体线性度中等。女性平均体型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夏尔巴人女性的体型特点是体脂欠发达,骨骼和肌肉含量中等,身体线性度中等。夏尔巴人男性、女性与怒族、木雅人、尔苏人体型接近。体部特征分析不支持夏尔巴人是藏族分支的观点。体型特征支持夏尔巴人源于党项羌的观点。

    基于三维人脸模型及人工测量数据分析现代中国人群面部表型的性别差异
    曹家望, 燕君, 李黎明, 乔辉, 孙畅, 文少卿, 谭婧泽
    2021, 40(04):  664-67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11
    摘要 ( 549 )   在线阅读 ( 47 )   PDF (8903KB) ( 1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体质人类学研究中的样本采集方法是手工测量以及肉眼观察,采集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易产生误差,同时在采集大样本时费时费力。近年来,三维摄像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脸分析,其优势是快速高效和准确,并且涵盖了传统测量方法无法精确获取的表型特征信息,可以更加细化地分析人脸表型特征和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探索性地基于三维人脸模型图像,利用曲率和邻域信息的点筛查方法定位了面部的一些关键测量点,建立一套简单、有效、准确率较高的三维人脸模型图像关键点定位方法,能较准确地定位98%以上的眼内角点和鼻尖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鼻根点、鼻下点、左右鼻翼点和鼻翼外侧最低点等其他面部关键点。并且还提出了在三维人脸模型图像基础上量化部分面部观察类表型特征,如鼻侧深度、鼻根高度、面部扁平度等,尝试性地将这些观察类性状转化为能够测量的性状,建立了一套可以计算的描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还结合三维人脸模型提取数据和人工测量数据,探讨了现代中国人群(以江淮汉族为例)面部表型特征的性别差异,发现大多数面部表型特征在现代中国人群中都存在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鼻侧深度、鼻根高度、面部扁平度的性别差异最为显著,其Z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结果显示男性的鼻部整体比女性更大更前凸,而女性的面部更为扁平。

    X射线测量延边朝鲜族正常成年人下腰椎间孔参数的临床意义
    邱兆阳, 于洋, 马占营, 闫鹏, 高轶轩, 王麒翔
    2021, 40(04):  679-68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03
    摘要 ( 396 )   在线阅读 ( 9 )   PDF (8078KB) ( 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延边朝鲜族正常成年人下腰椎椎间孔X射线测量数值为研究对象,行测量及对比,为不同民族人种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提供相关数据。选取符合测量标准的腰椎X光片,对下腰椎椎间孔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数据对比。延边朝鲜族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下腰椎椎间孔形态无明显差异,延边朝鲜族正常成年人下腰椎椎间孔测量数据与国内外学者测量的下腰椎椎间孔数据比较均存在差异。对不同地区民族人群施行腰椎微创手术,术前下腰椎椎间孔形态的个体化测量是必要的。

    发掘/调查报告
    山西省平陆地区旧石器调查报告
    杨紫衣, 王一婷, 宋艳花
    2021, 40(04):  685-69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74
    摘要 ( 569 )   在线阅读 ( 58 )   PDF (21064KB) ( 3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西省平陆县处于黄河中下游之交处,位于运城盆地南部,是古人类生存的重要地带。2018年3月-10月在平陆县开展的考古调查,复查确认和新发现旧石器时代地点共10处,采集石制品共45件。采集的大多石制品个体较小;原料以石英为主;打片方法以锤击法和砸击法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其中石器类型只见刮削器。据地层和石制品特征推测,这些地点主要属于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平陆石工业体现了“石核—石片”技术从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继承和发展,为更深入探讨平陆及周边地区人群的扩散和演化提供了地层依据和实物资料。

    综述
    儿童牙齿磨耗研究概述
    李海军, 陈慧敏, 刘力铭, 刘琳如
    2021, 40(04):  695-70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10
    摘要 ( 498 )   在线阅读 ( 35 )   PDF (2649KB) ( 1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齿磨耗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其特征是牙齿硬组织逐渐消失,牙齿磨耗程度可以一定程度反映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国外很多学者探讨了年龄、性别、饮食结构、断奶、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儿童牙齿磨耗的影响,及乳齿恒齿磨耗差异、牙列磨耗模式特点、牙齿磨耗与错𬌗畸形的关系等,而国内儿童牙齿磨耗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对儿童牙齿磨耗研究作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相关研究作简要回顾及展望。

    颅面复原技术在体质人类学中的应用
    税午阳, 邓擎琼, 吴秀杰, 纪元, 李小群, 周明全
    2021, 40(04):  706-72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28
    摘要 ( 837 )   在线阅读 ( 71 )   PDF (5510KB) ( 4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貌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其形态受到颅骨几何形态、面部软组织分布以及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其面部软组织大多已经消失,如何根据颅面形态关系推测古人类颅骨的生前面貌已成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手工颅面复原是由人类学家和艺术家使用雕塑技艺在颅骨上用可塑物质生成其生前面貌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采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颅面复原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科学、体质人类学、法医人类学交叉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对手工颅面复原技术、计算机颅面复原技术和颅面复原结果评价方法作简要综述,并对颅面复原技术在体质人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的研究进展
    李伟东, 阳高金, 吴琛帆, 杨斌, 张鹏
    2021, 40(04):  721-73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30
    摘要 ( 493 )   在线阅读 ( 27 )   PDF (494KB) ( 3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音通讯是非人灵长类研究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了解非人灵长类的社会行为、个体关系、行为进化和社会演化等,甚至对探究人类语言起源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梳理,探讨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研究的前景和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研究的深入,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书刊评介
    《生物人类学》(第二版)评介
    刘武
    2021, 40(04):  733-736. 
    摘要 ( 209 )   在线阅读 ( 41 )   PDF (314KB) ( 6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医学人类学》评介
    温有锋, 李文慧
    2021, 40(04):  737-738. 
    摘要 ( 150 )   在线阅读 ( 20 )   PDF (266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