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1-09-15
    人类学学报
    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的性别和年龄:南京直立人头骨的启示
    张银运; 邢松
    2011, 30(03):  241-249. 
    摘要 ( 271 )   PDF (1506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是1929年发现的, 被步达生鉴定为一青春期或成年期的女性个体的头骨。后来, 步达生改变了观点, 认为该头骨是代表青春期早期的男性个体。魏敦瑞同意步达生的意见, 但认为该头骨应属于8岁或9岁的男性个体。此后,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的性别和年龄的鉴定一直困扰着许多古人类学家。1993年发现的南京直立人成年女性头骨在形态上和尺寸上与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有相近之处。本文对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与南京直立人等头骨作了形态和测量上的比较, 结果表明: 从头骨的尺寸大小, 眶上圆枕、枕圆枕和肌嵴的发育程度以及头骨骨壁厚度等来看, 周口店3号头骨有理由被认为是女性个体的。该头骨的鼓骨裂、下颌骨关节窝、泪腺窝、额窦、骨缝等都无法证明其是幼年个体。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应代表成年女性个体。
    现代中国人群形成与分化的形态证据——中国与非洲和欧洲人群头骨非测量特征分析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Victoria GIBBON; Ronald CLARKE
    2011, 30(03):  250-264. 
    摘要 ( 201 )   PDF (660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导致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类形成了具有明显体质特征差别的人群(或种族)。对更新世末期及全新世以来不同地理区域近代和现代人群体质特征差别、相互亲缘关系的分析是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21项头骨非测量特征在近代和现代中国人群, 以及现代非洲和欧洲人群共330例标本的出现率和表现特点的观察和数据分析, 发现绝大多数特征的出现率或表现特点在三个人群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有些特征在人群间的差异甚至非常明显。与非洲及欧洲人群相比, 现代中国人头骨总体显得纤细, 眉弓、角圆枕、颧三角、颧结节等反映头骨粗壮程度的特征在现代中国人群的发育明显弱于非洲和欧洲人群。此外, 现代中国人群还具有一些明显不同于非洲和欧洲人群的头骨非测量特征, 包括锐利的眶外下缘、相对平坦的眉间鼻根点、较圆隆的颅侧壁、平坦的顶孔人字区、深弧形的上颌颧突下缘, 梯形和左右不一的鼻额-额颌缝走向等。采用判别分析可以将67.0%—79.5%的标本正确地判别归入其原来所属的组群。其中对中国人群的正确判别率分别达到70.4%和82.9%。个体标本分布显示非洲人群表现较大的分散性, 而中国和欧洲人群样本的分布明显密集集中, 提示中国和欧洲人群似乎具有更多的衍生性特征。本研究还发现多数在人群间差别显著的头骨非测量特征与头骨粗壮程度有关, 作者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人骨的病理和创伤
    张雅军; 何驽; 尹兴喆
    2011, 30(03):  265-273. 
    摘要 ( 242 )   PDF (1368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部分墓葬和灰坑中出土的人骨的牙齿病理和头骨创伤进行了观察。病理观察项目包括龋齿、牙周病、牙齿釉质发育不全三个指标, 还对稳定同位素15N数据进行了再分析。研究结果指出, 牙齿的龋齿率处于较低水平, 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相当低; 二是与陶寺人群的饮食中有一定比例的肉食量有关。这一认识得到陶寺早期人群牙齿磨耗速率的研究和对稳定同位素δ15N数据的再分析的支持。另外, 牙周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墓葬和灰坑人骨半数以上个体都有牙周病。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的调查显示, 约三分之一的陶寺人群在其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机体代谢压力的影响, 如常患感染性疾病、发烧或营养失调等。灰坑再现的乱骨现象以及头骨片上多见的创缘和裂缝反映出人群之间的暴力色彩, 折射出陶寺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动荡。
    许家窑遗址74093地点1977年出土石制品研究
    马宁; 裴树文; 高星
    2011, 30(03):  275-288. 
    摘要 ( 255 )   PDF (2347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许家窑遗址74093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 发现于1974年, 出土了早期智人化石以及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该地点进行过多次发掘, 其中1977年在U3等探方共出土石制品共1765件, 类型包括石核、石器、完整石片、不完整石片和断块等。石制品原料取自梨益沟流水带来的河卵石, 以石英岩和脉石英为主。石制品以小型居多, 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 砸击法应用较少。石器毛坯以片状居多, 占63.6%; 石器类型多样, 以刮削器和石球为主; 石器由锤击法加工而成, 加工部位多集中分布在毛坯的单侧或者单端, 单向加工占72.4%, 且以正向为主; 双向加工占27.6%, 多以复向加工为主。年代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地点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晚更新世早期。石器组合属于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 大量石球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人类的剥片技术和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苏苗塬头地点石制品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张东菊; 陈发虎; 吉笃学; L Barton; PJ Brantingham; 王辉
    2011, 30(03):  289-298. 
    摘要 ( 258 )   PDF (1722KB)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苗塬头地点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东北部, 埋藏于章麻河二级阶地的典型马兰黄土中。经剖面清理和地表采集, 2002和2004年在该地点共获得石制品2318件, 本文以集中分布区出土(2166件)和地表采集(48件)共2214件石制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批石制品以石片、碎片和碎屑为主, 有少量石核和工具。剥片技术以砸击法为主, 锤击法为辅, 鲜见第二步加工。石制品原料主要为来自现代河床或阶地底部砾石层的脉石英。炭屑加速器质谱(AMS 14C)年代测试和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显示, 苏苗塬头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点, 人类活动主要发生于气候干冷的末次盛冰期(约距今2.4—1.8万年), 反映了古人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福建晋江深沪湾潮间带旧石器遗址
    范雪春; 吴金鹏; 黄运明; 左子娟
    2011, 30(03):  299-306. 
    摘要 ( 293 )   PDF (1048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晋江深沪湾海滨潮间带近期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种类型的遗址在福建省境内尚属首次。出土的石制品共87件, 分属四种类型, 从器型和加工技术判断, 与我国南方常见的砾石工业不甚相同; 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亚洲象和水牛等。根据遗址周边古牡蛎礁和古森林遗迹测年及与第四纪地层对比, 文化层年代距今25—10ka BP。坐落在潮间带的遗址, 对早期人类生存环境、生产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深沪湾环境变迁和海平面升降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广西百色百峰遗址发现的石制品
    黄胜敏; 刘扬; 郭耀峥; 黄明扬; 刘康体; 黄霖珍
    2011, 30(03):  307-312. 
    摘要 ( 169 )   PDF (946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峰遗址位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境内,地处百色盆地右江南岸第四级阶地,地理坐标为23°45.399'N, 106°43.636'E, 是右江民族博物馆在2009年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共采集石制品27件。类型有石核、石片、手镐、砍砸器和刮削器, 其中手镐数量最多;原料来源于遗址附近第4级阶地的砾石层, 类别有石英岩、硅质岩、石英、粉砂岩和角砾岩5种, 以石英岩为主; 石制品以大型和中型为主; 剥片和修理方法主要为锤击法;石核剥片技术表现出剥片者对剥片过程的控制意识。根据地貌和地层推测该遗址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动物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
    张双权; 李占扬; 张乐; 高星
    2011, 30(03):  313-326. 
    摘要 ( 166 )   PDF (2321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8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与头骨化石同层发现的还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等文化遗物。本文是对该遗址2005—2006年出土动物化石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的观察分析结果。灵井遗址中13%的动物骨骼表面有人工切割痕的产生, 其中切割痕位于长骨骨干部位的约占此类标本总数的98.45%; 同时,在具切割痕的长骨类化石材料中,属于食草动物上部和中部肢骨的分别为34%和41%, 属于下部肢骨的则仅为25%。此外, 灵井动物群中具敲击痕、火烧痕迹、人工使用痕迹的骨骼标本分别占全部观察例数的4.2%、1%、1.32%。总之, 通过对动物骨骼表面保留的上述人工改造痕迹的观察与统计分析, 并与埋藏学实验及其他考古遗址相关属性的对比, 表明古人类是这一遗址中大量脊椎动物肉食资源的初级获取者和利用者, 他们是导致这一动物群聚集形成的主要埋藏学因素。同时, 许昌人遗址中大量破碎动物骨骼的出现可能也与古人类敲骨取髓的取食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古人类遗址湖北郧西黄龙洞的铀系年代
    涂华; 沈冠军; 武仙竹
    2011, 30(03):  327-333. 
    摘要 ( 243 )   PDF (1113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郧西黄龙洞为近年来发现的晚期智人遗址。本文报道该地点具明确层位意义的洞穴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铀系测年的结果。含文化堆积下伏一局部钙板的年代为约100ka BP, 其中部偏上一局部钙板为约77ka BP, 表层钙板形成于27—57ka BP间。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出土于文化堆积的底部, 其年代应在57—100ka BP, 并很可能在77—100ka BP间。与人牙化石同层的四枚犀牛牙化石在35—72ka BP间, 与基于次生碳酸盐岩的年代框架没有冲突。本文结果为中国现代人类的早期出现和距今40—100ka BP间有人类活动提供了有力证据。
    台湾太鲁阁(Truku)族群肤纹学研究
    陈尧峰; 张海国; 沈建甫
    2011, 30(03):  334-342. 
    摘要 ( 192 )   PDF (1278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台湾太鲁阁(Truku)的肤纹参数, 样本包括100名男性和100名女性。研究方法以《ADA标准-CDA版本》为依据、项目以《CDA标准》的Ⅱ级模式样本为依据。还有atd、tPD、猿线、指三角、同名指指纹对应的情况等, 见到非随机组合的现象。这是首次对太鲁阁人肤纹作Ⅱ级模式样本的调查, 为医学、遗传学和人类学等提供Ⅱ级模式样本。肤纹是人类的生物学性状, 由遗传和环境所致。指纹花样有每人每指各不相同和终身稳定两大特点, 成为个人身份鉴定的证明。肤纹在群体间有特异性, 在民族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群体或民族的肤纹, 可以发现人类肤纹的遗传标记。
    矩阵式二维码(DM)在考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彭菲
    2011, 30(03):  343-344. 
    摘要 ( 118 )   PDF (93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