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4-09-15
    人类学学报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
    高星
    2014, 33(03):  237-253. 
    摘要 ( 298 )   PDF (678KB) ( 2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考古文化的角度论证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连续性。通过对石制品原料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式、石器制作技术、石制品类型、形态与组合特点、区域文化传统演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这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一脉相承,古人群生生不息、连续演化。通过对中国旧石器文化体系中勒瓦娄哇技术制品、具有阿舍利风格的组合和石叶技术产品这些具有"西方元素"特点的文化成分的辨识与分析,指出更新世期间该地区石器生产基本维持在奥杜威模式内,来自西方的文化因素间或出现过,但从来没有成为主流,更没有发生对土著文化的置换,说明这一地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移民和人群更替事件;基因混合与文化交流可能发生过,但其过程是融合而非替代。秦岭诸遗址、北窑、大地湾、徐家城、乌兰木伦、织机洞、井水湾、黄龙洞等遗址的地层和测年数据表明东亚不存在距今10~4万年间的材料空白,人类演化的链条没有中断过。古气候和古生物信息也对末次冰期导致本土人群灭绝的论断提出否定。这些考古材料与信息对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群连续演化及现代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和支持。"综合行为模式"等学说的提出强化了对本土人群生存能力的论述。对人类独特的行为特点与社会属性的观察和思考,也对本土人群与西方同类的隔离问题及不同地区人群长时期维持在同一物种内的可能性与动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东谷坨遗址石制品再研究
    卫奇
    2014, 33(03):  254-269. 
    摘要 ( 175 )   PDF (909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谷坨下更新统旧石器遗址发现的1676件石制品,包括各种类型的石核、石片和加工的石器,还有断块,其中石片数量占绝对优势,剥片技术基本上为硬锤锤击,选择台面的打击点和充分利用台面具有成熟的逻辑思维结构。石制品岩性主要为燧石,保存相当新鲜。石制品以小型和宽薄型为主。石器中有加工精致的尖状器和各种样式的边刃器。东谷坨石制品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本质上没有差异,它们应该属于中国旧石器早期的同一"文化"或"工业"系统。
    广西布兵盆地河流阶地新发现的史前石器遗址
    王頠
    2014, 33(03):  270-284. 
    摘要 ( 219 )   PDF (1112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2000年以来广西布兵盆地第四纪石器遗址的调查报告。布兵盆地是一个小型的断陷溶蚀盆地,发育南方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洞穴众多并保存大量堆积物。盆地内发育2条小河,自西南向东北穿过盆地汇入右江,阶地广泛分布在盆地内部,可以确认的有4级阶地。旧石器在布兵盆地的第二至第四级河流阶地堆积物中均有发现,时代涵盖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多个阶段,一级阶地的后缘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布兵盆地的石器属于中国南方的砾石工业,石器文化包含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两面打制技术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石片为主的加工技术。这些遗址的进一步综合研究,将对了解华南早期人类石器文化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浙江大学召开“中国史前先民生活方式研讨会”
    郭怡;陈虹;周科南
    2014, 33(03):  284-284. 
    摘要 ( 111 )   PDF (1112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6月28~29日,"中国史前先民生活方式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举办,会议开幕式由郭怡主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黄华新、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严建强、副主任项隆元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针对"中国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稳定同位素方法在探讨中国史前先民生活方式问
    灵井许昌人遗址第5层细石核工艺
    李占扬;李雅楠;加藤真二
    2014, 33(03):  285-303. 
    摘要 ( 182 )   PDF (1141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的细石核出自灵井"许昌人"遗址第5层,该层为桔黄色粉细砂,2008-2013年发掘,出土细石核82件,其他还有与之相关的材料。该层碳十四年龄为13402±406BP。细石核素材一般为燧石质的石片、小砾石等。根据其毛坯形状、细石叶剥离进度等的差异,形成了角锥形、柱形、圆锥形等各种形状。在剥离石叶过程中,曾运用过台面修理、工作面上端(细石叶头部)修正、台面更新、台面转移等调整手法。灵井石器工业的细石叶工艺是一种以角锥形(型)细石核为主的技术。通过对比,灵井与华北各地的同类细石核大小尺寸接近,与本省临近的大岗、李家沟等细石器遗址应属相同或相近技术传统的细石叶工艺。
    MIS3阶段嵩山东麓旧石器发现与问题
    王幼平;汪松枝
    2014, 33(03):  304-314. 
    摘要 ( 203 )   PDF (642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近10多年来,经过系统调查,已有300多处旧石器遗址或地点发现在嵩山东麓。其中在属于淮河水系的贾鲁河、潩水河、洧水河等河流上游河谷地带的发现尤为丰富。在系统调查工作基础上,已有多个遗址经过正式发掘,如新郑赵庄与黄帝口、登封西施及郑州西南郊二七区老奶奶庙等。调查与发掘资料显示,在距今50000年前后至20000多年的嵩山东麓地区,经历了一个古人类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些新发现初步揭示了MIS3阶段以来,区内古人类栖居形态与发展情况,以及这些发现所展现的现代人类及其行为的出现与发展特点。新发现也显示嵩山东麓MIS3阶段旧石器经历了从石片石器、石叶到细石器技术的发展历程。
    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旧石器考古研究现状与契机
    王社江;鹿化煜
    2014, 33(03):  315-328. 
    摘要 ( 184 )   PDF (615KB)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北纬33°上下、秦岭南麓的汉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生态系统最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早期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存发现较早、遗址密集和研究较为深入的区域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汉水上游干支流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数以百计,其丰富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资源以及旧石器文化遗存对研究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环境适应、石器工业技术和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对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旧石器遗址相关调查研究现状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兼及丹江口库区周边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收获,结合本研究团队数年来在该区域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汉水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给予前瞻。
    奥杜威工业石制品分类综述
    裴树文
    2014, 33(03):  329-342. 
    摘要 ( 234 )   PDF (640KB) ( 1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制品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其分类是旧石器生产技术和文化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然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有关石制品分类目前尚无一致标准,这对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产生了负面影响。鉴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或模式I工业在我国古人类石器工业面貌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因此,本文对以非洲为代表的奥杜威(Oldowan)工业(模式I)石器技术研究中有关石制品的分类体系进行整合和梳理,同时借鉴Mary Leakey、Glynn Isaac和Nicholas Toth等为代表的不同分类系统,并对中国境内有关石制品分类的现状进行讨论。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动物化石初步研究
    张双权;裴树文;张乐;王惠民;高星
    2014, 33(03):  343-354. 
    摘要 ( 178 )   PDF (832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2003~2005年发掘出土动物化石2000余件。初步鉴定包括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水牛(Bubalus sp.)等十多个动物属种。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标本表面少见食肉类啃咬痕迹且未有啮齿类啃咬痕迹及水流磨蚀等现象,表明这一动物骨骼组合应当不是食肉类、啮齿类与水流等自然性营力带入遗址的。遗址动物群中一定比例的具切割痕骨骼标本的出现表明了古人类在动物群富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动物考古学观察表明,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该地点古人类主要对遗址附近的大中型食草类动物进行了猎捕与肢解、利用,这与相对更晚阶段的第12地点古人类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要猎食对象的生存策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广西崇左公鸡山与智人伴生的偶蹄类
    董为;王元;金昌柱;秦大公;徐钦琦;张立民
    2014, 33(03):  355-368. 
    摘要 ( 191 )   PDF (907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记述了广西崇左公鸡山与智人伴生的动物群中的偶蹄类:文中小猪(Sus xiaozhu wenzhongi subsp.nov.)、裴氏猪相似种(Sus cf.peii)、麂未定种(Muntiacus sp.)、水鹿相似种(Cervus(Rusa.)cf.C.(R.)unicolor)、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和大额牛未定种(Bos(Bibos)sp.)。公鸡山偶蹄类及其他伴生哺乳动物指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早期,那时这一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是近水的森林和灌丛环境,并镶嵌有一些草甸和草坡。
    泥河湾盆地新发现的梅氏犀及裴氏板齿犀化石
    同号文;王法岗;郑敏;陈曦
    2014, 33(03):  369-388. 
    摘要 ( 347 )   PDF (1335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河北省阳原县大黑沟中更新世和岑家湾附近石沟早更新世地层中分别发现了犀牛的下颌骨和股骨化石。其下颌联合部窄长、无下门齿、牙齿釉质层平滑而无褶皱、牙齿表面无垩质充填,股骨较披毛犀的长,故将其归入梅氏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泥河湾盆地的化石是我国早期梅氏犀化石中材料最可靠,地点层位最明确的记录。山神庙咀和大黑沟出土的板齿犀牙齿及前脚骨化石,是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最好材料,尤其是大黑沟出土的板齿犀牙齿化石,是迄今在泥河湾盆地首次发现的完整材料;依据冠面结构和测量数据,该批材料可归入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裴氏板齿犀特征鲜明,是有效名称,我国早更新世的板齿犀均应归入该种。我国第四纪的板齿犀与高加索板齿犀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釉质层厚度较大但褶皱不够强烈、下颊齿的下后尖发育、颊齿冠面的前后径多数大于颊舌径、M3比M2小、M3后附尖欠发育,后脊与外脊已完全融合、上颊齿的齿脊更厚。此外,我国的板齿犀与西伯利亚板齿犀也有差异,后者的牙齿齿冠更高、无齿根、釉质层薄且褶皱强烈、上颊齿无后窝。最新地层研究表明,我国含板齿犀属的地层时代不晚于早更新世,且集中出现于下更新统。在晚新生代期间,犀牛在泥河湾盆地十分常见,先后出现过如下属种:大唇犀(Chilotherium sp.)(上新世)、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早更新世)、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早更新世)、梅氏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早-中更新世)和真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中-晚更新世)。
    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獾类化石
    祁国琴
    2014, 33(03):  389-400. 
    摘要 ( 305 )   PDF (657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一些獾类化石,主要据其牙齿和下颌特征订为食肉目、鼬科、獾亚科中一个新的属种——禄丰云南獾(Yunnanotherium lufengense gen.et sp.nov.)。从M1的冠面和牙根的特征看,可把宗冠福1991年提出、1997年所订的Trochotherium yuanmouense 1)的1枚M1(另1枚所谓m2经本文作者鉴定不属于这类动物)以及在元谋雷老发现的1枚M1和1枚m2放入这个属中。另外,产自禄丰古猿产地D剖面6层的1枚单个的m1也可归入这个属中。云南獾与欧洲的Trochotherium在牙齿(主要是M1)方面有某种程度的相像(如冠面较平坦、齿尖较低、齿根多),都是一类主要以软体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但二者之间在牙齿(特别是M1)的结构和下颌形态方面仍有明显的区别。这可能与二者所生长的时代以及生态环境不同有关。
    华北和云南现代人类头骨的欧亚人种特征
    张银运;吴秀杰;刘武
    2014, 33(03):  401-404. 
    摘要 ( 842 )   PDF (444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3000-2000年前,"西方基因"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存在,这些"西方基因"是经由新疆流向内地的。为探讨这些"西方基因"在中国现代人群中的存在情况,本文对现代华北和云南人类头骨上的欧亚人种特征表现状况作了检查和比较。结果表明:1)欧亚人种特征在现代华北头骨标本和云南头骨标本中都能够检测到。这提示了"西方基因"不仅曾经流向华北,也流向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2)华北头骨所代表的这一人群,在欧亚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AFOERC)上并不比大约3000年前的殷墟人群高。这很可能是由于该华北人群与带有"西方基因"的外界人群往来有限,因而并无更多的"西方基因"流入的缘故;3)云南头骨标本比华北头骨标本在AFOERC上低得多;这可能是该云南人群与当地其他人群发生过频繁的基因交流而弱化了其原有的AFOERC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