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4-12-15
    人类学学报
    大荔颅骨在人类进化中的位置
    吴新智
    2014, 33(04):  405-426. 
    摘要 ( 388 )   PDF (570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将大荔颅骨的一系列形态特征与中国的直立人、欧洲和非洲的中更新世人、欧洲和亚洲的尼安德特人、中国和欧洲的早期现代人以及现生现代人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可以归纳为几种状况。大荔颅骨:1)与其他中更新世颅骨比较一致,而与早期现代人相去较远;2)与早期和现生现代人一致或接近,显得比其他中更新世人进步;3)在中国早期现代人或现代人变异范围内,也在欧洲中更新世人变异范围内或与之接近,却与中国直立人相距较远;4)处于一般中更新世人与早期现代人之间的中间状态;5)处于中国直立人与中国早期现代人之间的中间位置,而且比较接近欧洲/非洲中更新世人;6)与东亚多数化石人比较一致,而与旧大陆西部中更新世化石人相去较远;7)与中国直立人显然不同,而与欧洲/非洲中更新世人更加接近;8)与非洲中更新世人接近,而与中国直立人和欧洲中更新世人差距较大;9)与大多数中更新世人不同,似乎是自身独有或罕见的。基于这样复杂的状况,作者提出,大荔颅骨既不属于直立人,也不属于海德堡人,表现为兼具东亚的直立人、欧洲和非洲中更新世人的特征,而且是这些共有特征与早期现代人部分特征的镶嵌体,可能比中国的直立人对中国现代人的形成做出过更大的贡献。
    安徽东至华龙洞出土的人类化石
    宫希成;郑龙亭;邢松;吴秀杰;同号文;刘武
    2014, 33(04):  427-436. 
    摘要 ( 535 )   PDF (4498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6年在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发现了1枚人类下颌第二臼齿和2件可以拼接在一起的额骨碎片化石。根据华龙洞动物群组成及地层情况,初步确定华龙洞化石层的时代为更新世中期。本文对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头骨和牙齿化石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测,并与相关古人类标本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华龙洞人额骨和下颌臼齿都呈现出一系列常见于东亚直立人的特征。华龙洞额骨曲度较小,具有粗壮的颞线和较厚的骨壁。此外,华龙洞额骨还具有额中缝结构和扩大的额窦。华龙洞下颌第二臼齿总体显得比较粗壮。齿冠咬合面具有第五尖、第六尖和第七尖。齿冠尺寸明显大于早期现代人、现代人类和欧洲更新世中期人类,位于直立人变异范围。结合对华龙洞人类额骨和牙齿形态对比所揭示的形态特点,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可能代表着生活在更新世中期的直立人。
    山西襄汾石沟砂场发现人类枕骨化石
    杜抱朴;周易;孙金慧;张立召;夏宏茹;王益人;赵凌霞
    2014, 33(04):  437-447. 
    摘要 ( 287 )   PDF (8127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年,山西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石沟砂场发现一件人类枕骨化石。该化石埋藏于汾河西岸第Ⅲ级阶地的砂砾层,地质时代可能是中更新世晚期。本文对枕骨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将其与亚洲直立人、早期智人、早期现代人相关标本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石沟古人类具有印加骨的形态特征,为中国古人类印加骨高频出现增添了新的证据;枕鳞中部没有发育枕骨圆枕,而具有最上项线,显示出枕骨形态的进步性,推测石沟古人类可能属于早期现代人。石沟古人类枕骨化石对于探讨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证据。
    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骨
    吴秀杰;范雪春;李史明;高星;张亚盟;方园;邹阿强;陈军
    2014, 33(04):  448-459. 
    摘要 ( 417 )   PDF (6111KB) ( 1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骸"奇和洞III号",是迄今在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为探讨华南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阶段人类的体质特征及现代人群的形成与分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本文对这件头骨进行了研究,奇和洞III号为35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牙齿龋病严重,推测当时人类的经济模式主要以农耕为主。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柳江、山顶洞101号及14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奇和洞III号头骨兼有更新世晚期人类及新石器南、北方居民的混合体质特征:奇和洞III号头骨长而脑量大,似更新世晚期人类;其高而狭窄的面部、宽阔而低矮的鼻部,呈现出不同于南、北方人群的特殊体质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奇和洞III号与对比的新石器时代各组在头骨的测量数据上没有表现为明显的南、北地区间差异,但在头骨的测量指数或形状上存在时代和地区间的不同。本文研究为新旧石器过渡阶段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新疆于田流水墓地青铜时代人类牙齿非测量性状
    张旭;朱泓;王明辉;巫新华
    2014, 33(04):  460-470. 
    摘要 ( 208 )   PDF (624KB)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即是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摇篮,以往的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该区域内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通有无早在我国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便已经发生。关于这种交流与融合产生的原因,目前学术界仍未有定论。新疆于田流水墓地(2950±50 BP)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3-2005年主持发掘的青铜时代墓葬群,该墓地共发掘墓葬65座,被视为是昆仑山北麓发现的最早人类文化遗存。本文从采集自流水墓地108例人骨标本的19项牙齿非测量性状研究入手,将其与欧亚大陆范围内的古今人群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史密斯生物学距离的计算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在新疆流水地区的古代人类与南西伯利亚地区、日本绳纹、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姜家梁地区人群之间在牙齿非测量性状方面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这或许可以说明至少在3000年前,我国新疆西南部地区可能已经存在了东西方的人群迁徙。
    现代中国人群形成与分化的形态证据——亚洲与非洲现代人群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的对比分析
    邢松;周蜜;刘武
    2014, 33(04):  471-482. 
    摘要 ( 165 )   PDF (3440KB) ( 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造成的具有地域差别的人群标志性体质特征是研究人群之间关系的重要信息。作为臼齿形态测量的组成部分,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在人类演化以及现代人群关系上的研究价值已经引起了人类学界的关注。然而,迄今对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群之间是否具有地域性差异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对代表亚洲和非洲现代人群的208枚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的研究发现,上颌第一臼齿四个主要齿尖相对面积在亚洲和非洲现代人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亚洲现代人上颌第一臼齿近中齿尖(原尖和前尖)相对面积较大,而远中齿尖(后尖和次尖)相对面积较小。非洲现代人上颌第一臼齿各齿尖相对面积均较亚洲人群具有更大的变异,尤其在原尖和次尖相对面积上。采用判别分析可以将69.2%的标本正确地判别归入其原来所属的组群。通过与化石人类相关数据的对比发现,非洲现代人比亚洲现代人在原尖和次尖相对面积以及前尖/后尖相对面积比例上更加接近于人类演化的早期形式。现有的证据显示,亚洲和非洲现代人群在齿尖相对面积的分化至少可以追溯到全新世早期,更加精确的分化时间需要结合更新世晚期甚至中期化石人类数据去获得。本研究揭示出的非洲现代人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的高异质性(heterogeneity)和相对原始性在现代人形成与分化方面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
    赵永生;曾雯;毛瑞林;朱泓
    2014, 33(04):  483-494. 
    摘要 ( 223 )   PDF (3891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262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以及牙结石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得知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病的罹患率性别差异显著,女性龋病和根尖周病的罹患率高于男性,而在牙周病和牙结石的出现率上则是男性高于女性;2)牙病的罹患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根尖周病多发于臼齿,牙结石多发于门齿;4)重度磨耗牙齿多发牙周病及根尖周病;5)牙病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磨沟组古代居民农业种植食物和采集食物并重的食物结构有关。
    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居民的口腔健康与饮食
    贺乐天;朱泓;李文瑛;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2014, 33(04):  497-509. 
    摘要 ( 241 )   PDF (1881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河墓地是新疆罗布泊地区一处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墓地。本文主要对该墓地出土颅骨所附牙齿的磨耗程度及牙结石沉积状况进行了观察、量化统计和分析,同时也对该人群其他的口腔疾病如根尖脓肿、颞下颌关节病变、生前牙齿脱落等做了简单的统计,以期从古病理学的角度获取当时居民的口腔健康、食物类型和饮食习惯等信息。本研究发现:1)小河人群的牙齿磨耗程度远远高于对比组的古代居民,其上腭圆枕及颞下颌关节炎出现率较高,存在牙齿崩裂现象,且其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异不大。这一方面说明其食物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食物粗糙坚硬;另一方面小河居民的经济生活方式和食物构成都比较复杂,不同的食物对前部和后部牙齿磨耗的程度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此外,小河人群风沙肆虐的生活环境也对其严重牙齿磨耗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2)小河人群异常严重的牙结石沉积归功于其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以及生活用水的水质。3)统计分析发现两性存在上、下颌犬齿的磨耗差异,而这一情况可能暗示了在家庭手工业方面存在男女分工的现象。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古人类“行为现代性”及演化意义
    李锋;陈福友;高星
    2014, 33(04):  510-521. 
    摘要 ( 174 )   PDF (2898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及其行为的演化与扩散是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对水洞沟第2地点生态、技术、经济社会组织和象征行为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于不同的文化层揭示出了不同的创新行为,它们分别预示了不同的演化意义。距今4~2万年间中国北方连续发展的石片石器技术系统从人类行为角度支持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的假说,在此理论背景下,探求中国古人类的行为创新需要关注人类行为的演化历程,进而总结创新表现,而非将总结自欧非等地区的现代行为清单与中国的考古学材料简单比对,进而讨论行为的现代与否。现代人出现后中国古人类行为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促使研究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变异性及不同适应策略产生的原因,而非将一系列的特征总称为现代行为;同时提醒学者们不应以总结自旧大陆西部的现代行为清单衡量和定性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群的生物学属性和社会行为能力。
    古脊椎所在水洞沟遗址举办旧石器遗址野外发掘数字化技术研讨班
    栗静舒;彭菲
    2014, 33(04):  521-521. 
    摘要 ( 131 )   PDF (2898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6月9日~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古脊椎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举办了"旧石器遗址野外发掘数字化技术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人员除了有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所的相关人员外,还有来自三峡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美国匹兹堡大
    内蒙古喀喇沁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的功能研究
    陈胜前;杨宽;董哲;陈慧;王立新
    2014, 33(04):  522-533. 
    摘要 ( 207 )   PDF (4361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锄的功能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的工艺设计分析、使用痕迹观察、复制使用实验以及民族学材料的佐证,明确指出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不是一种挖掘工具,也不是一种除草的工具,而是用于碎土、勾草、耙地、开沟垄、引水灌溉的工具。结合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环境,本文探索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农耕方式及其发展变化;最后强调了综合运用多途径的推理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石器工具置于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条件中来理解,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准确地了解石器工具的功能、使用方式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它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意义。
    广西扶绥岩亮洞早更新世独角犀年龄结构的分析
    严亚玲;金昌柱;朱敏;刘毅弘;刘进余
    2014, 33(04):  534-544. 
    摘要 ( 189 )   PDF (3690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亮洞是广西扶绥地区最近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巨猿化石点,经过初步发掘,采集到了丰富的巨猿材料及大量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犀类化石居多,包括146颗完整的牙齿及十多件头后骨骼化石,从形态特征判断,这些犀类化石应属于独角犀的一新种Rhinoceros fusuiensis。岩亮洞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以种群丰度最大而不同于其他已知东亚地区的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类材料。本文从犀类牙齿的主尖釉质层、齿质暴露程度、咀嚼面的磨蚀程度等方面对岩亮洞独角犀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死亡群中至少有4头幼年个体、5头青年个体、5头成年个体和1头老年个体。依据牙齿磨蚀程度和牙齿萌出顺序对年龄结构的分析及统计显示,其中青年个体和成年个体最多,幼年个体次之,老年个体最少,其死亡的原因不是通常意义上磨耗型死亡,突发性的灾害可能是造成这种死亡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