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0年 第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0-06-15
    人类学学报
    匼河石制品的时代和原始性问题
    李炎贤
    1990, 9(02):  97-104. 
    摘要 ( 148 )   PDF (593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匼河地点的时代有可能比北京人者古老;由动物群反映的气候环境看来,匼河地点较接近公王岭。匼河发现的石制品和北京人者有共同点,也有明显区别;但其原始性却不明显。
    对百色石器层位和时代的新认识
    黄慰文,冷健,员晓枫,谢光茂
    1990, 9(02):  105-112. 
    摘要 ( 187 )   PDF (2550KB) ( 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8年冬在百色盆地进行的发掘中,从砖红壤化阶地出土了69件石制品。这是百色地区自1973年发现旧石器以来首次获得数量较大和层位记录完备的材料。有关构造、地貌和古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表明:百色地区含旧石器的砖红壤化阶地的堆积时代不会晚于北京人时代早期。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体质特征调查
    邵兴周,崔静,王静兰,杨广忠
    1990, 9(02):  113-121. 
    摘要 ( 320 )   PDF (464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调查了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成人155人(男100人、女55人)。观察24项,测量72项。调查结果表明,塔吉克族有其本民族的特征。如发色黑、波形、胡须多、眉毛发达,头最大宽、面宽、鼻宽均较窄,鼻根高、鼻尖下垂、鼻孔最大横径以斜和矢状位为多,未出现蒙古褶。经比较,塔吉克族与其他黄种人东亚人种较远。我们认为这些特征与白种人印度-阿富汗类型很接近。
    傈僳族的体质特征研究
    刘冠豪,李明,余发昌
    1990, 9(02):  122-129. 
    摘要 ( 441 )   PDF (432KB) ( 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调查了云南省傈僳族170人(男100人,女70人),年龄均为成年人(男24—60岁,女23—55岁)。调查分观察与测量两类。从调查结果看,傈僳族属蒙古人种,具有典型现代黄种人的容貌特征。其主要头面部测量均值与汉族、藏族及云南其他少数民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傈僳族的体质特征与景颇族、汉族、彝族最为接近。
    皮纹密度的初步研究
    吴乐斌
    1990, 9(02):  130-138. 
    摘要 ( 178 )   PDF (522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ab、ad、td、Δatd四种皮纹密度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皮纹密度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其性别差异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左右手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四种皮纹密度与七项测量性特征呈不同程度与性质的相关。
    桂西壮族手皮纹的分析
    陶诚,李宝珠,韦振邦,王飞,肖福英,黄立英,韦业华
    1990, 9(02):  139-146. 
    摘要 ( 217 )   PDF (413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广西西部500例健康壮族大、中学生的手皮纹进行了观察分析,计算出各型指纹频率、指纹脊线总数、指纹频度指数、atd角度、a-b脊线数、τ距比、主线横向指数、皮纹花样出现率、掌褶纹出现率共九项基本参数,并将这些数值与汉族作了比较,桂西壮族的手纹与汉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民族的特点。
    379名少年儿童睾丸发育调查报告
    肖军民,宋协德
    1990, 9(02):  147-151. 
    摘要 ( 337 )   PDF (239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379名男性少年儿童学生睾丸的长、宽、厚度的发育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睾丸在发育过程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其年增长率在10岁和12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快,出现两个高峰,13岁开始稳定。
    中国青年生长发育环境差异的研究
    林琬生,胡承康
    1990, 9(02):  152-159. 
    摘要 ( 191 )   PDF (483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出中国28个城市18岁汉族男女青年生长发育水平的“发育分”。并将发育分与有关自然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育分与地球纬度、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等具有高度相关性(r=0.6221~0.6715ρ<0.01),与其它气候因素也有相关性。不同水系水质地区的发育分有显著性差异(ρ<0.05—0.01)。由此提示,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类生长发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国人跟骨结节关节角的测量计算
    薛良华,徐会昶
    1990, 9(02):  160-163. 
    摘要 ( 606 )   PDF (219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三角形有关原理,用直脚规测量计算的方法,测量计算了282块(男164;女118)国人成年跟骨的结节关节角。男性左右侧平均数分别为27.53°±0.91°和27.55°±0.87°,女性左右侧平均数分别为32.22°±1.46°和34.70°±1.25°。经统计学处理,侧别间均无差异,但性差非常显著(P<0.01)。此方法较应用测角仪简单易行。
    自动三维度量学及在人体头面部测量中的应用
    金观昌,金观昌
    1990, 9(02):  164-167. 
    摘要 ( 122 )   PDF (964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叙述一种新的无需参考物体或平面的自动三维度量学测量系统的原理,以及应用这种系统对人体头面部进行测量。
    手纹形态与人体疾病
    陈祖芬
    1990, 9(02):  168-177. 
    摘要 ( 265 )   PDF (398KB) ( 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体体表的皮肤,具有特定的纹理,这些纹理是由皮肤表层隆起的脊线与其间的皮沟组成。在手掌面与足跖面,皮肤深面的乳头较密,无汗毛,显示出更有规律的图形,清晰易辨。研究这些纹理形态及其应用的科学,称为皮肤纹理学(dermatoglyphics,简称皮纹或肤纹学)。手纹包括指纹、掌纹、指节纹、指褶与掌褶,其图形有一定形态规律,是人类的一种重要遗传性状。它象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可根据形态规律分型,正常人皮纹形态规律,国内外学者对手纹(以及足纹)的研究报告纷至沓来(Preus,1972; Seltzer et al,1986)。计算机的问世,使皮纹学研究更加普及与广泛。手纹形态变异与疾病的关系,引起了世界各国许多学者的兴趣,半个世纪来的学术探讨,已使手纹研究从基础形态走向临床实践。大量的调查材料表明:人体器官的先天性异常或疾病,常伴有手纹构型的异常。因此,人体染色体畸变所致疾病及某些脏器病变,往往可以通过手纹这个人体“小窗口”得以窥测,似同观察舌苔、眼球一样。从手纹形态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的联系,是个既古老又新颖的问题。中国是公认为世界上应用指纹最早的国家,近十年来的进展也很快,现归纳部分疾病的手纹构型如下。
    广西壮族与广东汉族颅骨特征的比较
    朱芳武,卢为善,雷一鸣
    1990, 9(02):  178-179. 
    摘要 ( 729 )   PDF (125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壮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秦代以来,壮汉杂居,互相通婚,血缘混杂。因此,壮汉居民在体质特征上是否存在区别一直是有关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有关研究报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相去甚远。丁细藩等(1985)报告,壮族与汉族在体质特征方面除了极少数项目以外基本相似。赵桐茂等(1987)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对我国11个民族40个群体的具有明显种族特异性的Gm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壮族的Gm单倍型频率是具有种族特定值的。为此,本文用骨骼人类学的方法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山西省忻州市游邀遗址夏代居民牙齿的测量与观察
    朱泓
    1990, 9(02):  180-187. 
    摘要 ( 215 )   PDF (387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现代中国人牙齿的测量和形态观察,王惠芸(1959、1965)、克力等(1980)、张世采(1985)和魏博源等(1987)均作过有关的研究。但是,对我国古代居民牙齿的测量和观察工作,目前尚鲜见报道。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亦多限于对旧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化石等零星材料的个别报道。本文拟通过对游邀遗址出土的夏代人类牙齿进行观察和测量,以期为了解我国早期青铜时代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提供一份科学的资料。
    记北京双桥古菱齿象下颌骨上的砍痕现象
    黄万波
    1990, 9(02):  188-190. 
    摘要 ( 162 )   PDF (708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年7月,北京市第五制药厂在双桥一号机井里打捞出一件古菱齿象下颌骨。承蒙该制药厂污水处理总队负责人杨宝贵、赵宗治两同志将采集的化石标本给我们研究,谨此致谢。回到室内后,在修理过程中,在距右侧颏孔14.2毫米处呈现出一条痕迹,经观察、对比,确认其痕迹系人工所致。但由于其他工作未能将观察结果及时报道,一直拖到现在才完成这篇短文。在此谨向杨宝贵和赵宗治两同志表示歉意,同时感谢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