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0-06-15
    人类学学报
    消息与动态
    2000, 19(02):  0. 
    摘要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侯度》石制品之浅见
    卫奇
    2000, 19(02):  85-96. 
    摘要 ( 240 )   PDF (395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址》中报道的石质标本有一部分应该论其为石制品。石制品的本质属性是人工作用痕迹。石制品遭受水流碰撞和磨蚀 ,只要其本质属性犹存可辨 ,它的文物性质就没有改变。
    儿童身高生长追踪研究
    林琬生,侯启春,吴南屏,李静娟,王礼云
    2000, 19(02):  97-107. 
    摘要 ( 177 )   PDF (318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北京市106名儿童为样本 ,为研究各年龄生长速度的集中趋势、变异状况以及与生长速度有关的参数 ,追踪观察这些儿童自6、7岁至 18岁时共12年的身高变化 ,并做有关参数分析。报告了各年龄组身高生长速度的均值及标准差 ,该组儿童身高生长突增开始年龄 (男10.73±1 .12岁 ,女 9.00± 1.18岁 )及速度 (男4.51± 0.65cm/年 ,女 4.95± 0.79cm/年 ) ;身高生长高峰发生年龄 (男 1 3.0 7±1.08岁 ,女11.32± 1.32岁 )及速度高峰值 (男10 .01± 1.59cm/年 ,女8.13± 1.03cm/年 ) ;以及生长突增结束年龄 (男16.18± 1.02岁 ,女 13.96± 1.09岁 )。分析了最终身高与生长突增有关指标的相关关系。
    芜湖市284名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追踪研究
    花兆合,牛志电,华田苗,丁慧,张全光
    2000, 19(02):  108-113. 
    摘要 ( 182 )   PDF (204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1992年10月— 1997年10月对芜湖市284名 6—11岁汉族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追踪调查结果。调查指标为身高、体重、胸围、脉搏和肺活量。对形态发育指数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男女间的差异。并与汉族 1985和1986年均值和日本人数据进行了比较。对当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加速趋势也进行了讨论。
    鄂温克族成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朱钦,王树勋,陆舜华,白长河,乌云哈斯,香荣
    2000, 19(02):  114-120. 
    摘要 ( 183 )   PDF (208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 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对 357名 (男 1 62 ,女 1 95) 20— 60岁的鄂温克族进行了体型评定。鄂温克族男女的平均体型值为 3.5— 5.0— 1 .6和 5.2— 4.4— 1 .5,分别属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和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20—44岁期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 ,鄂温克族男女存在着内、中因子值上升和外因子值下降的趋势 ,男女性的体型有显著性差异。将鄂温克族的体型值与国国内外资料进行了比较。
    中国人群中微卫星位点DXYS156的多态研究
    许丽萍,Michael F.Hammer,Tatiana Karafet,杜若甫
    2000, 19(02):  121-126. 
    摘要 ( 157 )   PDF (179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中国 2个汉族群体和 8个少数民族群体的 52 0名个体为研究对象 ,采用 PCR扩增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的方法 ,分析了 Y染色体上 DXYS1 56Y和 X染色体上 DXYS1 56X这两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10个中国人群中 ,共观察到10个不同长度片段的等位基因 ,在 X染色体上的 5个等位基因是 :130bp、 135bp、 140bp、 145bp、 150bp,在Y染色体上的五个等位基因是 :160 bp、 165bp、 170 bp、 175bp、 180 bp。 DXYS1 56Y位点的多态信息量较多 ,以 1 65bp为 Y染色体上的主要等位基因 ,频率范围在 0 .23— 0 .77;等位基因160bp、 170bp和175bp次之 ,频率范围分别为 0.0 2— 0.36、 0 .01— 0 .50和 0 .03— 0 .31 ;而等位基因 180 bp频率较低 ,频率范围为 0.02— 0.05。 DXYS1 56X位点的多态信息量较少 ,以等位基因140bp为各个群体中最普遍的类型 ,频率范围为0.86— 0.98,其余类型均较低。DXYS1 56X的基因频率及中国人群中 DXYS1 56Y的基因频率至今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中国4个民族mtDNAD环多态性研究
    陈伟,陈峰,薛亚丽,杨焕杰,傅松滨,张贵寅,李璞
    2000, 19(02):  127-131. 
    摘要 ( 152 )   PDF (166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 ,检测了 36名汉族、 30名达斡尔族、 32名鄂伦春族、 30名鄂温克族随机选择正常个体 mt DNA D环 465bp DNA片段多态性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 ,mt DNA D环该片段的 RFLP分析共产生 2 7种限制性类型 ,计算出 4个民族的 mt DNA D环平均核苷酸歧异频率 ,并对 4个民族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
    应用Y染色体多态标记对汉族王姓亲缘关系的研究
    吴东颖,马素参,刘明,黄尚志,刘春芸
    2000, 19(02):  132-137. 
    摘要 ( 237 )   PDF (173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Y染色体除拟常染色体区外 ,其它区域均缺乏重组 ,因而可保留其祖先历史上所发生的突变事件。作为研究父系遗传的工具 ,Y染色体多态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传统上姓氏由父亲传给子女 ,遵循父系传递。本实验应用 Y染色体的 4个微卫星标记 (即 DYS1 9、DYS390、DYS391和 YCA2 ) ,对 50例北京汉族王姓男性 DNA样本进行了多态性分析 ,并与本实验室对 50例汉族男性随机样本应用前 3个位点检测的结果相比较 ,结果表明 :北京汉族王姓男性携带的 Y染色体单体型与对照无差异。王姓有复杂的多起源可能可以解释这一结果。
    黑长臂猿的分布、现状与保护
    王应祥,蒋学龙,冯庆
    2000, 19(02):  138-147. 
    摘要 ( 231 )   PDF (275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长臂猿 (Hylobates concolor)是现生 1 1种长臂猿中其系统地位最低的灵长类。历史时期长臂猿曾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的大部省区。自公元 4世纪以来 ,它们的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布区从北到南 ,从东到西急剧缩小 ,现黑长臂猿缩小到只在海南岛、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 ,已分化为 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 5亚种中 ,海南亚种 (H . c. hainanus)现今仅20余只 ,是最濒危的一个亚种 ;.北部湾亚种 (H.c.nasutus) 50年代曾在广西西南部发现 ,60 -70年代已绝迹 ;指名亚种 (H.c.concolor)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滇南和滇中哀牢山。滇南约有100余只 ,滇中哀牢山可能有40 - 60群 ,180 - 240只 ;景东亚种 (H . c. jingdongensis)为滇中无量山的特有亚种 ,现有100 - 116群 ,430 - 500只 ;滇西亚种 (H . c. furvogaster) ,只分布在滇西南的沧源、镇康、云县和耿马等地 ,约有 2 6-42群 ,100 - 150只。现今 ,黑长臂猿的分布区已不足1000Km2 ,总数量约1000只 ,为高度濒危的灵长类动物。造成黑长臂猿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热带和南亚热带原始森林的被破坏和缩小、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境破碎和恶化、过度猎捕和长臂猿自身的生物学弱点。目前 ,中国的黑长臂猿已在 9个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
    腕骨的性别判别分析
    丁洲,丁士海
    2000, 19(02):  148-150. 
    摘要 ( 173 )   PDF (90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钟及其存在的问题
    罗静,张亚平
    2000, 19(02):  151-159. 
    摘要 ( 133 )   PDF (243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