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 ›› 2025, Vol. 44 ›› Issue (02): 193-200.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58cstr: 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58
李燊1(), 任雪岩1, 刘连强1, 杨石霞2(
), 岳健平2, 王法岗1
LI Shen1(), REN Xueyan1, LIU Lianqiang1, YANG Shixia2(
), YUE Jianping2, WANG Fagang1
摘要:
半山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于1990年发现并展开试掘,出土了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03年,为全面揭示遗址文化面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阳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半山遗址展开新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2 m2,出土421件石制品和1600余件动物化石。出土石制品原料以燧石为主,火山角砾岩次之;类型包括剥片产生的石核及石片、工具、砾石、岩块、断块和碎屑等。剥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为辅;工具修理较为简易,修理程度不高。根据现有古地磁年代序列和地层关系判断,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1.32 Ma,略晚于小长梁遗址。此次发掘工作补充了半山遗址的石制品材料,拓展了我们对该遗址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