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8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9-11-15
    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与多样性的化石证据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2019, 38(04):  473-49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8
    摘要 ( 1098 )   在线阅读 ( 119 )   PDF (3770KB) ( 4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往,在东亚大陆发现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被分别归入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化石形态特征以及年代。魏敦瑞对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化石研究描述的一些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特征通常被作为判定直立人的标准。根据这些化石的年代分布,一般将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作为划分直立人与古老型智人的大致年代界限。近20年来,在非洲、欧洲和东亚新发现了一些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目前古人类学界对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特征及演化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最近对大荔、许家窑、盘县大洞、许昌、华龙洞等人类化石的研究显示,近30万年以来东亚大陆人类演化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将这一时期人类全部归入古老型智人难以准确反映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及规律。本文结合近年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演化研究进展,选择部分具有演化及分类价值的形态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在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表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做了尝试性探讨。本研究发现,周口店、和县、沂源、南京等中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呈现有较多的区域性特征,形态特征表现相对稳定;而大荔、金牛山、许家窑、许昌、华龙洞、马坝、盘县大洞等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在化石形态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变异范围大。此外,在这一时期人类化石上发现较多与生存活动、健康、环境适应有关的证据。根据这些发现,作者认为中国中更新世早期组人类演化以形态连续性为主;进入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性特征减弱,演化模式以多样性为主。一系列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证据提示中更新世晚期东亚大陆可能生存有不同的古人类成员。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形态和年代证据,大约30万年前是中国更新世中期演化变化关键时间节点。

    古DNA的新发现支持现代人东亚起源说
    张野, 黄石
    2019, 38(04):  491-49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8
    摘要 ( 1932 )   在线阅读 ( 229 )   PDF (1138KB) ( 4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3年,科学家们根据线粒体DNA(mtDNA)系统发育树构建了首个现代人起源的分子模型,认为现代人起源于亚洲,但1987年非洲起源说的提出取代了这一亚洲起源说。非洲起源说所依赖的无限多位点假说以及分子钟假说后来被普遍认为是错误的且不切实际的。我们近几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分子进化模式,即遗传多样性上限理论,重新构建了一个新的人类起源模型。这一模型与多地区起源说基本吻合, 重新把现代人类起源地定位在了东亚。非洲说与东亚说在线粒体进化树上的主要区别是单倍型N和R的关系,非洲起源说认为N是R的祖先,东亚说则反之。本研究引用了已发表的古代人群mtDNA数据,重点分析了线粒体单倍群N和R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个最古老的人类(一个距今45000年,其他两个约40000年)都属于单倍群R;在距今39500到30000年前的人类样本中,绝大部分属于单倍群R下游的亚单倍群U,只有两例为单倍群N(Oase1距今39500年,Salkhit距今34425年)。这两例所属单倍型位于单倍群N下游最基本的未分化亚型,不属于今天存在的任何N下游单倍型,所以可能靠近单倍群N的根部。这些古DNA数据揭示单倍群R比单倍群N古老大约5000年,进一步证实了亚洲起源说的正确性,非洲说的依据不足。

    许家窑人幼年个体的釉质发育缺陷
    邢松
    2019, 38(04):  499-51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9
    摘要 ( 346 )   在线阅读 ( 30 )   PDF (6030KB) ( 1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世纪70年代在许家窑-侯家窑地点发现的人类化石对了解东亚中晚更新世过渡时期古人类的形态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除形态特征外,针对许家窑人病理表现也开展过相关研究,其中许家窑人幼年个体前部牙齿上出现的黄色小坑被认为是患有氟斑牙病的证据,且可能代表世界范围内该牙病的最早实例。然而,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断层扫描显示,这些黄色小坑或凹陷是釉质发育不良表现,而不是代表个体患有氟斑牙病后牙齿受咀嚼压力而产生的物理破损。同步辐射扫描显示,许家窑幼年个体前部牙齿釉质密度均匀,没有出现浅层釉质矿化减小的现象,不支持该个体因釉质矿化过程受影响而患有典型氟斑牙的结论。尽管如此,后部牙齿上大量坑状的釉质缺陷和坑状缺陷底部的加重生长线特征不排除是个体氟摄入过量而影响釉质形成的分泌期而导致的。除表面坑状釉质缺陷外,许家窑幼年个体恒齿不同部位的釉质内部出现缺失(空间结构一般为圆球状)。缺失主要集中在浅层区域,沿齿尖-齿颈方向的密集程度变化与釉质发育不良位置具有一定相关性。釉质内部缺失有时互连并与釉质表面垂直。以上特征显示釉质内部缺失是釉质形成过程受影响所致,且影响因素和发生机理可能与釉质发育不良的类似。许家窑幼年个体不同牙齿在外部釉质缺陷和内部釉质缺失密集程度上的差别可能反映的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所需应对的外界扰动因素程度不同。未来研究可对包含许家窑人化石的堆积物中以及许家窑人牙齿中的氟含量进行测定,以进一步研究许家窑人个体的生活环境中是否有过量的氟以及许家窑人是否摄入了过量氟元素,从而对许家窑人的牙齿发育缺陷机理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古人类颅容量的推算方法比较
    吴秀杰, 张伟
    2019, 38(04):  513-52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1
    摘要 ( 457 )   在线阅读 ( 18 )   PDF (1150KB) ( 1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现代人不同,依据现代人头骨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公式往往不适于古人类颅容量的推算。获取古人类颅容量最准确的方法是复原出其内部的颅内模;然而,由于颅内模的复原工艺复杂,加上古人类头骨化石数量稀少且多数残破,如何准确地推算其颅容量,成为古人学者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境内发现的不同演化阶段的古人类颅容量推算方法的对比和验证,试图找出推算古人类颅容量的最适合的公式法。研究结果显示:1)早期现代人解剖特征同现代人基本接近,依据现代人头骨推算出来的回归方程可以用来推算其颅容量;2)直立人头骨厚重、脑颅低矮,体质特征不同于现代人,其颅容量的推算不能使用现代人公式法。依据本文中国直立人头骨测量数据推导出来的回程方程(C=-1301.944+60606L+0.718b+9.936h)适合其颅容量的推算。采用此直立人公式法,推算出蓝田直立人的颅容量为918 mL;3)古老型智人的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对其颅容量的推算不能一概而论:体质特征接近直立人的,如大荔人、华龙洞6号,可采用直立人公式法;体质特征接近早期现代人的,如许昌1号,可采用现代人公式法;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早期现代人中间位置的,如马坝人、金牛山人,其颅容量约等于采用现代人公式法和采用直立人公式法获得的颅容量的平均值。

    华北晚更新世的石片石器
    王幼平
    2019, 38(04):  525-53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5
    摘要 ( 434 )   在线阅读 ( 25 )   PDF (2225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晚更新世华北地区石片石器发展历程;进而探讨石片石器与南邻的砾石工业,北部边疆地区新发现的莫斯特文化遗存,以及更晚来自西北方向的石叶/细石器技术的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晚更新世华北石片石器与现代人在该地区出现与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提出石片石器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流,亦是追溯该地区现代人出现与发展课题至关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宾福德的周口店埋藏学研究与旧石器考古学理论建构
    张萌, 陈淳
    2019, 38(04):  536-54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6
    摘要 ( 400 )   在线阅读 ( 15 )   PDF (1001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回顾了1985年美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访华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认为这次中美旧石器考古合作的失败原因是两国学者之间在认识论和范式上的巨大差异。宾福德对周口店的埋藏学思考是立足于过程考古学中程理论和他自己的埋藏学探索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他的《纽纳缪特民族考古学》和《骨骼:古代人类与现代之谜》两本著作中。宾福德中程理论和参考框架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努力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考古学理论框架。这种框架需要重视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提出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然后根据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排除遗址形成过程中的自然改造因素,提炼人类行为的信息。最后从民族考古学类比的参考框架来达到重建文化历史、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目标。

    细石叶工艺起源研究的理论反思
    陈胜前, 叶灿阳
    2019, 38(04):  547-56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0
    摘要 ( 423 )   在线阅读 ( 16 )   PDF (1024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石叶工艺起源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相关发现与研究在迅速增加,但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一直缺乏探讨。本文重新梳理细石叶工艺的基本概念、细石叶工艺起源研究的立论前提,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既有研究不可避免地了受到了研究范式的制约,采用传播论的解释并不足以有效回答技术起源的问题,技术元素的起源与细石叶工艺作为整体的涌现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最后,我们在研究细石叶工艺起源时不能脱离石器技术变化的一般机制。因此,未来的细石叶工艺起源研究应该注意厘清概念、明确问题、反思立论前提、拓展范式,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人行为与古代社会的变迁。

    山西吉县东梁峁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
    宋艳花, 许乐, 李磊, 李宗宇, 石金鸣
    2019, 38(04):  563-57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2
    摘要 ( 533 )   在线阅读 ( 30 )   PDF (8045KB) ( 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梁峁遗址是山西吉县清水河流域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该遗址于2009~2010年发掘,发掘厚度约10~16m,揭露面积约1000m2,出土石制品22件,动物化石2682件。石制品以石英岩、燧石和石英砾石为原料,硬锤直接打击法进行剥片和石器加工,石制品类型有石片、断块和石器,其中石器类型为小型石片石器,包括刮削器和尖状器。动物化石数量多,可鉴定化石种属包括梅氏犀、马、牛、肿骨鹿、野猪、鼠兔、鼢鼠和一些小型食肉类动物,是中国北方中更新世的常见种属,反映了疏林草原的生态环境。黄土地层和动物群对比分析显示,该遗址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阶段。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及其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生态视角下宁夏鸽子山遗址尖状器的形态与功能
    王惠民, 郭家龙, 张艳玲, 黄金成, 彭菲, 高星
    2019, 38(04):  575-583.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7
    摘要 ( 329 )   在线阅读 ( 29 )   PDF (1605KB) ( 1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夏鸽子山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末期遗址,工作人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该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石制品。尖状器是其中数量较多、形态不一、制作精细的类型。本文通过尖状器形态与功能的比对研究,结合该地区晚更新世末段至早全新世的环境特点,探讨石制品形态所体现的古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变化。分析认为,鸽子山尖状器形态特征可能是适应环境的很好例证,类似变更也为北方原始农业的萌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旧石器时代砸击法剥片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马东东, 裴树文
    2019, 38(04):  584-59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3
    摘要 ( 554 )   在线阅读 ( 27 )   PDF (1367KB) ( 2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砸击法是早期人类最基本的剥片技术之一,自旧石器时代早期至现代民族学观察中一直有大量应用。相对于另一种重要的剥片技术-锤击法,砸击法独特的剥片机制有着诸多的优势和不足,其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目前,国内关于砸击法剥片技术的实验和讨论较少,有关砸击法剥片技术的鉴别特征和经济策略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砸击法相关术语的梳理,结合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的石器实验研究,明确了砸击法的基本概念,讨论了砸击法的应用方式、经济效益、产品辨识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砸击法的适用情况,并倡导在以后的砸击法产品辨识过程中应以各地原料为基础进行实验观察,进而对遗址中砸击法产品进行对比和辨认。本文对客观解释古人类的石器技术与生存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柿子滩遗址第9地点出土的动物烧骨
    张双权, 宋艳花, 张乐, 许乐, 李磊, 石金鸣
    2019, 38(04):  598-61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7
    摘要 ( 415 )   在线阅读 ( 26 )   PDF (7324KB) ( 1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柿子滩遗址第9地点(S9)位于山西省吉县柏山寺乡高楼河村黄河支流的清水河畔,西距黄河约7 km。从2000年发现至今,该遗址前后历经三次发掘,出土大量细石叶制品、动物化石、数件蚌制品、骨针及磨制石器等。本文重点对S9地点第4 层(12,575-11,600 cal. BP)及第5层(13,000 cal. BP)出土的动物遗存,尤其是其中测量尺寸在2cm以下的大量烧骨进行了埋藏学与动物考古学方面的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9地点的烧骨是古人类烧烤猎物、维护遗址(甚至可能还包括以骨骼作燃料)等生存行为活动的文化残留。此外,S9地点出土烧骨的空间分布分析表明,古人类在上述行为活动之后,可能又将烧灼后的残存骨骼(与灰烬等)清理出火塘并堆放在其核心生活区的周边位置。

    湖北郧西白龙洞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
    同号文, 张贝, 武仙竹, 屈胜明
    2019, 38(04):  613-64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64
    摘要 ( 671 )   在线阅读 ( 26 )   PDF (8537KB) ( 3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龙洞是位于鄂西北部郧西县的一处出土物丰富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先后在此出土了8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若干石制品和骨制品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有关白龙洞遗址的形成时间却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群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基于郧西县文管所和中科院古脊椎所收藏标本,本文首次对白龙洞历年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洞动物群由32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组成,优势属种是谷氏大额牛、岩羊、野猪及各种鹿类(水鹿、斑鹿、麂、毛冠鹿);此外,还有豪猪、竹鼠、变异狼、貉、豺、猪獾、黑熊、大熊猫、中国硕鬣狗、锯齿剑齿虎、虎、豹、金猫、云豹、剑齿象、苏门犀、梅氏犀、巨貘、鬣羚及水牛等;该动物群缺乏猴类动物,并且豪猪化石也很少,这与其所处的时空位置很不相符;但总体面貌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白龙洞的大熊猫、中国硕鬣狗、猪獾、虎及巨貘的牙齿测量数值均达到或接近我国各自记录的最大值。白龙洞动物群组成与盐井沟动物群及南京猿人动物群最为接近;从动物群组合及有关属种的演化阶段来综合判断,白龙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当是中更新世中期。

    《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黑曜岩制品原料来源探索》评介
    王春雪, 王家琪
    2019, 38(04):  641-642. 
    摘要 ( 162 )   在线阅读 ( 8 )   PDF (1742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鸵鸟蛋皮串珠:不止于装饰》评介
    邵会秋, 朱冠儒
    2019, 38(04):  643-644. 
    摘要 ( 114 )   在线阅读 ( 10 )   PDF (799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