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3-08-15
    研究论文
    现代人群颅骨梨状孔区域的形态变异
    刘武, 何嘉宁, 严毅, 张梓梁, 陈逸迎, 吴秀杰
    2023, 42(04):  445-45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9
    摘要 ( 514 )   在线阅读 ( 238 )   PDF (4659KB) ( 548 )   附属材料 ( 24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颅骨颜面中部的梨状孔及周围区域的形态在古人类及现代人群呈现不同的表现并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一直受到人类演化及生物人类学研究的关注。本文对欧洲裔美国白人、非洲人、亚洲地区中国华北人 154 例头骨标本的梨状孔区域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这一区域形态具有明显的人群特点及人群之间的差异。非洲人群具有低矮宽阔的梨状孔、圆钝的梨状孔边缘、欠发达的鼻前棘、明显的鼻下窝;美国白人梨状孔高而狭窄、边缘锐利、鼻前棘发达、鼻下窝微弱甚至缺如。这些特征在华北人群的表现介于美国白人和非洲人之间,但与美国白人更为接近。以往研究发现,近万年来中国不同地区人群梨状孔形态呈现时代变化与人群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人群具有宽阔的梨状孔。然而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梨状孔区域形态与变异在整个中国地区人群表现规律仍不清楚。未来对不同中国人群梨状孔区域形态特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将为研究东亚大陆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河南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儿童的古病理学
    周亚威, 于雅婷, 顾万发
    2023, 42(04):  458-47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6
    摘要 ( 360 )   在线阅读 ( 71 )   PDF (10697KB) ( 17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双槐树遗址出土的14例儿童骨遗存进行了古病理学研究,探讨了仰韶文化晚期聚落中儿童的死亡年龄、健康情况和生存压力。墓葬I区的9例和II区的5例儿童骨骼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和创伤情况。I区和II区的死亡年龄高峰均为5~10岁。I区儿童患龋率高达75%,乳齿患龋率21.54%,恒齿患龋率5.26%,其中臼齿患龋率较高;上颌乳齿患龋率高于下颌,而恒齿患龋率低于下颌;上、下颌臼齿龋患率和患龋程度均较门齿和犬齿高,乳齿龋损3级较常见。II区儿童患龋率为0。牙釉质发育不全、眶上筛孔、哈里斯生长停滞线和创伤均有发现。总之,I区儿童的高患龋率、高龋均与牙釉质发育水平、口腔卫生状况、高碳水饮食等原因有关;相比较而言,II区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和饮食条件较好;古病理学研究反映出双槐树古代社会儿童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等生存压力,少数个体遭受虐待和暴力创伤。

    釉原蛋白微损分析方法鉴定人骨性别的有效性与优化
    张宝帅, 吴晓桐, 吴高, 金正耀, 范安川
    2023, 42(04):  472-48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8
    摘要 ( 311 )   在线阅读 ( 50 )   PDF (14088KB) ( 1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釉原蛋白微损分析方法是一种新的考古人类遗骸性别鉴定方法。最新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未成年个体和保存较差的人类遗骸进行可靠的性别鉴定,而中国尚未开展相关研究。为验证和优化基于微损取样的釉原蛋白性别鉴定方法,本文对中国不同地区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11个遗址的24个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测试的所有样本都获得了可靠的性别信息。同时,本文对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和性别判定标准进行了优化:1)根据所获43组实验结果,提出以30个肽段作为排除男性假阴性可能的参考阈值;2)对盐酸溶液中的多肽进行多次提取是增加多肽数目和种类的有效途径,同时不会对样品造成二次破坏;3)数据检索过程中,Oxidation(M)和Deamidation(NQ)三种可变修饰对获得可靠的性别鉴定结果是必要的。

    蒙古国中部察干图鲁特河谷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北部扩散路线的新证据
    Tsedendorj BOLORBAT, Dashzeveg BAZARGUR, Guunii LKHUNDEV, Batsuuri ANKHBAYAR, Adyasuren ALTANBAGANA, Tsend AMGALANTUGS, Gonchig BATBOLD, 曹建恩, 宋国栋, 曹鹏, 财喜
    2023, 42(04):  488-50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07
    摘要 ( 782 )   在线阅读 ( 66 )   PDF (24876KB) ( 2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国位于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原之间,这一独特地理位置促使它成为了自更新世以来的区域文化的联系走廊。蒙古国西南部的巴彦洪格尔省察干阿贵和奇肯阿贵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研究表明,蒙古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可追溯到距今3.3~2.7万年前。本文对巴彦洪格尔省北部Galuut区Tsagaan Turuut河谷6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与遗迹进行了考古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遗址的剥片技术主要基于盘状石核和棱柱状石叶石核,新发现的这些遗址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蒙古国中部以及更大的中亚地区史前史的了解。对这6处遗址的石制品组合分析表明,这些遗址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具有文化的连续性,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尖状器与大型两面器。Tsagaan-Baast谷地中从石器样本层位下出土的骨样本的14C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不晚于距今43500 年前。

    简报/发掘报告
    云南鹤庆蝙蝠洞旧石器遗址2019年度发掘报告
    阮齐军, 刘建辉, 叶荣波, 邵庆丰, 杨森, 周建威, 华春湧, 孙健, 张小玫, 罗兴荣
    2023, 42(04):  503-51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4
    摘要 ( 351 )   在线阅读 ( 61 )   PDF (26977KB) ( 1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鹤庆蝙蝠洞旧石器遗址地处金沙江中游,是一处废弃的采石场。洞穴顶部、入口与前部受早期采石破坏严重。2019年,我们为配合基本建设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区距离洞口位置约30余米。遗址地层堆积可划分为文化堆积和洞穴下部裂隙堆积两部分;其中,文化堆积厚2.3 m,包含10个小层堆积,分上与下两个文化层。本次在文化层发现部分人类化石、石制品和大量动物化石,在下部裂隙堆积中仅发现一些动物化石。遗址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数量较多,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共存;上文化层以石片石器为主。动物化石以鹿和牛为主,属于100余个个体,部分碎骨表面还分布有人工痕迹。铀系法测年显示,遗址下文化层的年代在距今18-14万年之间,上文化层顶部的年代距今约为7万年。

    成都王家堰旧石器遗址第1地点发掘报告
    黄明, 左志强, 李浩, 高玉, 孙雪峰, 李国, 肖培源
    2023, 42(04):  514-52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35
    摘要 ( 361 )   在线阅读 ( 63 )   PDF (12079KB) ( 1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家堰遗址第1地点位于成都双流牧马山台地北部缓丘之上。遗址发掘出土石制品82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此外还有大量未经加工的完整砾石。石制品原料主要来自附近河滩砾石及牧马山组下部砂砾石层,以石英岩为主,附少量脉石英。石核剥片均采用硬锤法,主要为单台面石核,另有少量双台面石核。石片的尺寸变异较大,少量石片具有制作手斧等重型石器的潜力,石片台面以石皮为主。部分石片边缘可见明显的破损痕迹,可能为使用所致。石器以重型类为主,其中包括手斧和手镐等类似阿舍利技术风格的石器类型。初步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王家堰遗址第1地点古人类活动的时间不晚于距今8.9万年。王家堰遗址第1地点的发现和发掘,拓展了成都平原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历史,为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成都平原早期人类的生存策略及旧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安徽水阳江流域2018-2022年调查发现的石制品
    战世佳, 董哲
    2023, 42(04):  523-53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34
    摘要 ( 242 )   在线阅读 ( 35 )   PDF (20297KB) ( 1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202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水阳江流域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工作,新发现15处旧石器地点和采集点,复查既往发现遗址或地点6处,共获得116件石制品。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占据统治地位,原料来源主要出自本地河漫滩上的砾石,标本表面普遍有一定程度的风化与磨蚀。石制品类型主要有石核和石片,硬锤直接锤击为主要剥片技术,较少使用两极技法剥片。石核根据剥片模式的差异可进一步分为尝试石核、砍砸器石核、盘状石核和多面体石核4类。各地点发现的石制品技术特征属于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根据石制品出自网纹红土层或采集自网纹红土层地表的埋藏特点,初步推测这些地点的年代为中更新世。新发现为重新审视水阳江流域早期人类的石器技术提供了更多的考古学证据。

    内蒙古阿拉善南寺峡谷旧石器遗址再调查
    彭菲, 铁卫冬, 秦彬, 王惠民, 高星
    2023, 42(04):  531-53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5
    摘要 ( 280 )   在线阅读 ( 57 )   PDF (7471KB) ( 1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南寺峡谷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采集到石制品33件。石制品原料均为石英岩,风化、磨蚀程度较低。初步研究显示,该遗址古人类石器技术中毛坯生产方式均采用锤击法,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石器。其中石器类毛坯均为石片,根据加工类型均定为刮削器。从石器技术特征上对比,该遗址与水洞沟遗址第1、9地点石叶技术较为相似,文化面貌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工业特点。本次发现对进一步讨论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古人类在西北干旱区的景观资源利用、扩散迁徙路径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综述
    中国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的发现与研究
    李海军, 刘力铭, 张一丹, 肖小勇
    2023, 42(04):  540-55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6
    摘要 ( 357 )   在线阅读 ( 73 )   PDF (2422KB) ( 30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化习俗、审美取向、医疗技术,间接了解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等级分化等;研究人工改形的起源、传播,还能揭示不同地区、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类型丰富,但是相关研究成果缺乏整体性总结。因此,本文尝试系统梳理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现象的相关案例,总结其主要类型、特点及相关学术争论,从民族学视角分析研究人工改造痕迹的借鉴价值,并对人工改形的研究意义进行阐释。

    细石叶功能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曾晨茹, 仪明洁, 高星
    2023, 42(04):  554-56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1
    摘要 ( 444 )   在线阅读 ( 82 )   PDF (666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石叶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复合工具的组成部分,在古人类狩猎和动植物加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细石叶的功能开展研究是探索旧石器时代遗址功能、古人类生计模式和古人群迁徙扩散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细石叶功能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石器功能的研究方法入手,归纳总结典型案例,并概括这些研究对分析细石叶技术的起源和传播、遗址功能、古人类适应环境的行为及生计模式的改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目前,细石叶功能研究在实验考古、微痕和残留物分析等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提取到细石叶用于狩猎、加工肉类、采集和收割植物、钻孔、刻槽等活动的考古学证据。目前的相关研究存在标本抽样方法和分析手段有待细化、实验和研究案例较少以及研究方法有局限性等问题。未来对细石叶功能的研究仍需以考古学问题为导向,在模拟实验、微痕和残留物分析的定量化方面做出努力,在更多遗址和地区开展细石叶的功能研究,并结合遗址出土的其他材料和古环境背景做出有关人类行为的考古学阐释。

    人类颅骨筛状眶与多孔性骨肥厚研究回顾
    赵东月, 李昊潞
    2023, 42(04):  564-57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32
    摘要 ( 446 )   在线阅读 ( 64 )   PDF (5321KB) ( 27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筛状眶(Cribra orbitalia)和多孔性骨肥厚(Porotic hyperostosis)是考古出土人类骨骼遗存上最常见的两种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颅骨穹窿和眼眶部位骨骼表面的多孔性损伤、板障增厚和皮质层变薄。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众多学者对这两种现象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筛状眶和多孔性骨肥厚与贫血、坏血病、传染性疾病、创伤、文化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以反映古代人群的饮食结构、生业经济模式、营养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国内对筛状眶和多孔性骨肥厚的关注相对较晚,专题研究较少,但我国人骨遗存出土数量多,年代跨度大,地域分布广,为进一步广泛深入研究筛状眶、多孔性骨肥厚以及其他病理现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筛状眶和多孔性骨肥厚的发现与命名、诊断和分级、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这两种病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相关主题的后续研究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