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4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5-06-15
    人类学学报
    泥河湾盆地上沙嘴石制品
    卫奇;裴树文;冯兴无;敖红;贾真秀
    2015, 34(02):  139-148. 
    摘要 ( 140 )   PDF (2258KB)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上沙嘴出土石制品34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并伴随纳玛象头骨与马和犀等的牙齿化石。上沙嘴石制品最初发现于1972年,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80年该地点的时代被修改为晚更新世。近年来的考察再次表明,上沙嘴地点就位于下更新统泥河湾组,且得到了古地磁测年为距今160~170万年的确认。
    丹江口库区舒家岭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李意愿;高成林;向开旺
    2015, 34(02):  149-165. 
    摘要 ( 249 )   PDF (996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舒家岭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市,2012年3~7月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784m2,出土石制品1954件;另采集石制品51件。古人类就地取材,选择河卵石为原料,石制品以大、中型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石锤、断块和备料。石器多以砾石为毛坯,由锤击法加工而成,制作相对粗糙、简单;大部分为正向加工;类型主要为砍砸器、刮削器和手镐。该遗址表现出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点,为研究晚更新世古人类在汉水流域的适应生存、开发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水洞沟第12地点2007年出土石核研究
    仪明洁;高星;王惠民;裴树文;陈福友
    2015, 34(02):  166-179. 
    摘要 ( 112 )   PDF (6545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对2007年发掘获得的水洞沟第12地点石核类石制品的系统分析,研究对象包括锤击石核46件、砸击石核82件、细石核95件。通过对石核的尺寸、技术特征分析发现,锤击石核是细石核的预制阶段;砸击技术的开发对象多是以燧石为代表的优质石料,尺寸小,不适于锤击及间接剥片技术的应用;细石叶技术是该遗址的核心剥片技术,其中以楔形石核的打制技术最成体系。这种以细石叶技术为主体的文化现象,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的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性,是人类在气候波动的条件下实现适应生存的重要技术保证。
    甘肃徐家城旧石器遗址石制品拼合研究
    李锋;陈福友;李罡;王山;高星
    2015, 34(02):  180-191. 
    摘要 ( 142 )   PDF (9865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4.3~2.3万年间。徐家城遗址的拼合分析显示,4B、4C层剥片与石器加工行为是石制品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遗址使用时古人类对石制品位置改变的行为;4A层石制品零散分布可能反映了此时遗址处于古人类活动的边缘地带。遗址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核剥片序列主要以转向为主,古人类对石料进行单层或多层开发;同时部分石器破碎后古人类可能对其进行再利用。平面分布显示发掘区内可能存在两个相对集中的剥片区域,并且古人类在同一区域剥片和加工石器。然因遗址石制品原料性质、发掘面积等局限性,拼合分析的优势并未在此项研究中尽现。今后此类研究应结合其他研究方法,综合多方面信息解释遗址形成过程、石器技术及遗址空间利用方式。
    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与磨制工艺
    翟少冬
    2015, 34(02):  192-201. 
    摘要 ( 160 )   PDF (5653KB)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介绍了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其中,过程部分主要介绍了磨制石器的复制。结果部分主要是通过实验考察了陶寺遗址磨制石器生产所需的几种工艺,以及这些工艺的操作所需的工具、时间等因素。文章认为,陶寺遗址磨制石器的制作过程简单,一般只需打片和磨两个步骤。磨比较简单易操作,只是比较耗费时间;而打片相对于打制石器来讲,要简单很多。因此,陶寺遗址磨制石器的制作工艺总体来讲比较简单易操作。
    福建漳平奇和洞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身体大小
    方园;范雪春;李史明
    2015, 34(02):  202-215. 
    摘要 ( 236 )   PDF (1220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高、体重、颅容量等是反映人类身体大小,探讨人类体质特征、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公式推算法,对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的、距今约9500年的奇和洞II号女性个体的身高、体重、颅容量等身体大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奇和洞II号的身高和体重约为160.3cm和59.9kg,在新石器时代成年女性个体中属于较高水平,同时高于福建地区现代成年女性的平均水平;颅容量约为1369m L,在新石器时代成年女性个体中处于中间水平。奇和洞II号较好的身体特征发育,提示处于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这一时期的奇和洞人可能具有较好的营养状况;与新、旧石器时代各组的比较显示,这一时期我国华南地区古人类身体大小、形状特征已经形成;我国南、北方地区人群身高、体重差异已经出现。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张旭;李婧;朱泓
    2015, 34(02):  216-224. 
    摘要 ( 202 )   PDF (1202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2011年发掘出土的古代人类肢骨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并依据相关的身高计算公式对其身高进行了推算;在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其他古代对比组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大堡山地区两性居民的肱骨粗壮程度发育较弱,股骨粗壮程度相对居中、股骨骨干上端一般扁平、股骨嵴相对发达;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男性身高水平较高,女性身高水平中等;根据两性差异性指数,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女性的主体经济地位普遍偏低。
    四川新津宝墩遗址的植硅体分析
    陈涛;江章华;何锟宇;杨洋;Jade d’Alpoim GUEDES;蒋洪恩;胡耀武;王昌燧;吴妍
    2015, 34(02):  225-233. 
    摘要 ( 164 )   PDF (1154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是文明产生的深厚基础。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的中心,探讨其史前农业的经济形态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对新津宝墩遗址的文化层剖面及两处灰坑的样品进行植硅体分析,并结合浮选结果,以期探讨宝墩遗址农业经济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宝墩文化层中,存在大量具有驯化特征的产于水稻叶秆的扇型和横排双裂片型(哑铃型)植硅体以及产于水稻稃壳的双峰型植硅体,同时还存在少量黍稃壳植硅体碎片。水稻扇型植硅体多呈典型的驯化形态,总体尺寸较大,其测量数据符合粳稻植硅体特征。这表明宝墩先民的经济结构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有粟作农业。
    亻革家人的体质特征
    李咏兰;郑连斌;冯晨露;荣文国;齐晓琳;倪晓璐
    2015, 34(02):  234-244. 
    摘要 ( 239 )   PDF (777KB)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在贵州黄平县调查的311例(男性为159例,女性为152例)家人的体质数据,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家人上眼睑有皱褶率较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狭窄率与中等型率较高,且多呈眼外角高,鼻根高度中等,直鼻背,男性颧骨体不突出,女性颧骨体较突出,鼻基部多上翘,鼻翼高度中等,鼻孔最大径男性多为倾斜,女性水平率最高,鼻翼宽男性中等型率和宽阔型率较高,女性多为中等型,耳垂圆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男性以中等型率最高,女性以低型率最高,红唇厚度中唇率最高;发黑,眼褐、肤黄。2)家人男性头长、形态面高值小;头宽、面宽、鼻高、唇高、眼内角间宽值接近于南亚类型族群,口裂宽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额最小宽、鼻宽值介于北亚、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女性形态面高、鼻高值小,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鼻宽、唇高值接近于南亚类型族群,口裂宽、眼内角间宽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3)家人男性与女性身高均属于矮身材。家人男性为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女性为中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面型、中鼻型。家人男女性均为中躯干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男性还为中胸型、亚长腿型,女性还为宽胸型、中腿型。4)家人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族群,与周围苗族体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海峡两岸汉民族与南岛民族肤纹之比较
    陈尧峰;张海国
    2015, 34(02):  245-252. 
    摘要 ( 188 )   PDF (4237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与整理海峡两岸汉民族与南岛民族的肤纹数据,来比较与探讨目前他们的肤纹形态上的异同。研究群体包含台湾的汉人与原住民族群,以及大陆的汉族与海南的回辉人。研究结果显示两岸非官话(亦作北方方言)区汉族虽然在肤纹参数上有些许不同,但皆属于北方群。而南岛民族的回辉人和台湾原住民则分属南方和北方群,并且在肤纹参数上有非常显著的不同。这是第一个两岸南岛民族的肤纹比较研究,也是第一个非官话区汉人群体的肤纹比较研究。
    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眼部特征多态性研究
    王斌;杨圣敏
    2015, 34(02):  253-259. 
    摘要 ( 1946 )   PDF (2249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呈现不同颜色的眼色,以黑褐色为主,平均出现率为90.45%;各类浅颜色眼色(天蓝色、灰色、浅绿色、浅黄色)均有一定的出现率,平均出现率为9.55%。从东部(哈密地区)到西部(喀什地区),浅颜色眼色出现率逐渐增加。维吾尔族眉毛生长发育较好,有较高的连眉发生率,从东部到西部眉毛生长逐渐浓密,连眉发生率逐渐增加。上眼睑皱褶表型频率较高,平均62.07%,从东部到西部逐渐下降。内眦褶表型频率平均48.63%,从东部到西部逐渐减少。维吾尔族的眼部特征具有明显的本民族特点,各项指标均介于北亚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之间。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眼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并呈从东部到西部逐渐变化的趋势。维吾尔族所表现出的眼部特征与近现代维吾尔族形成的人种构成和演化过程相吻合。
    藏族生物人类学研究回顾
    席焕久;李文慧;赵宏
    2015, 34(02):  260-266. 
    摘要 ( 268 )   PDF (4215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藏族生活在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藏族特殊的适应高原缺氧机制和体质特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的研究兴趣。本文从国内外数据库收集了492篇国内外杂志发表的关于藏族人类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通过统计、分析并结合我们的工作,初步回顾了30年藏族人类学研究,重点分析了藏族与汉族的族源关系。这些文献显示,从体质特征、血型、分子生物学和考古材料等方面都证明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的一员。本文最后展望了藏族生物人类学今后的发展。
    非人灵长类的自我觉察能力综述
    吴清禄;伍乘风;张鹏
    2015, 34(02):  267-280. 
    摘要 ( 154 )   PDF (581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觉察是动物个体通过线索觉察到镜像与自己的联系,并利用线索来验证镜像与自身关联的能力。近三十年来,随着各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发展,关于非人灵长类的自我觉察研究不断深入,并涌现出大量新的研究成果。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不仅能够为探索更深层、复杂的认知能力提供解释基础,而且能为人类互动行为和认知研究提供参照。目前,国外相关研究较为广泛,而国内却依然十分薄弱。本文重在介绍非人灵长类自我觉察研究的镜子实验这一基本范式,以及根据这一范式所得出的检验自我觉察能力的行为指标、相关推理过程、理论及研究;同时也回顾了自我觉察在猴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人类与黑猩猩的物种间发展性比较研究;总结了录像法、脸部识别的认知神经科学范式等较新近的自我觉察研究方法和范式特点和优势、最新进展;最后对于自我觉察研究提出了完善概念界定、整合研究工具与实验范式、结合多学科多物种研究策略的展望,旨在拓展国内的相关研究领域,为其他物种的相关研究提供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