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二元分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仪明洁, 曹彧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3): 355-366.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8
    摘要207)   HTML60)    PDF(pc) (11303KB)(297)    收藏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展阶段,压制法的运用是细石叶技术成熟的关键,细小化的特点决定了各类细石叶使用功能上的区别并不显著。因而在实践层面上,细石叶技术的判定应重视石核和产品形态、技术生产流程、产品的使用意义、强调剥片策略分析,不应限定细石叶的剥制方法。末次盛冰期时,华北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日本北部等所构成的“北方区域”形成分别以船形石核、两面预制的楔形石核为主的二元分化格局,虽然出现过文化上的交叉融合,但是两个区存在以宽、窄楔形石核为主的现象,二元状态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成熟、分化与H3、H2、末次盛冰期几次冷事件间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显示出环境驱动力仍然是导致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变化的关键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的人类烧骨及其反映的火葬方式
    李怡楠, 赵芳超, 周亚威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3): 367-379.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3
    摘要114)   HTML27)    PDF(pc) (8697KB)(126)    收藏

    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骨裂形态分析、肉眼观察记录、扫描电镜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金元时期的火烧骨材料,探讨了火葬对人类遗骸产生的影响。火烧骨颜色整体呈现乳白色与灰蓝色,骨组织中出现了成簇或单个的不同形态的骨结晶,因此我们推断,M49:2与M76:3两个个体分别对应800~900℃与500~600℃的火葬温度;各种类型火烧骨裂形态的出现也是火烧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个体M49:2中右侧肱骨出现的弯曲卷翘现象反映了湿骨即带肉骨骼焚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该遗址的墓葬背景资料及金元时期火葬现象的历史记载,对两个个体所经历的火葬性质作出推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人类的生存方式
    吴妍, 谢光茂, 赵克良, 蒙长旺, 陈冠翰, 汪静怡, 林强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3): 380-391.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5
    摘要99)   HTML20)    PDF(pc) (12915KB)(136)    收藏

    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早期人类经济模式转变是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9200 BP气候事件对史前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缺乏研究。广西是珠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史前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点地区,也是应对气候突变和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适应研究的难得实验场。本文基于AMS 14C年代学以及植硅体与孢粉等微体遗存记录,对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气候环境背景与生业经济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为9300-9100 BP;在9200 BP气候事件中,该遗址周边环境呈现明显的冷干化趋势;该阶段人类可选择的植物资源较少,而地层中则发现了大量的螺壳、蚌壳和水牛、犀牛、象等水生动物与哺乳动物遗骸以及渔猎工具。上述结果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的气候在9200 BP时处于冷干期,导致可采集的植物资源减少,因此,江西岸遗址的人类可能选择渔猎方式适应生存。这一研究为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区早全新世重要气候事件与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人类股骨头颈处的非测量特征
    成芷菡, 种建荣, 孙战伟, 杨磊, 靖晓亭, 王继红, 何嘉宁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3): 415-426.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4
    摘要90)   HTML25)    PDF(pc) (4496KB)(114)    收藏

    以往研究认为骑马人群股骨头颈处会出现“Poirier’s facet”这一骨性标志,该特征直译为“波里尔面”,在国内则有时被称为“骑马人小平面”。本文梳理了股骨头颈处前面常见的波里尔面、斑块和艾伦窝三项非测量特征的观察标准,发现这三项特征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年龄和人群差异。其中,波里尔面和斑块常见于男性和中老年个体,艾伦窝多见于女性和青壮年个体。结合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古代人群的日常活动,可知波里尔面和斑块的出现可能与髋关节活动或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有关,而与骑马、蹲踞等行为关联性不强;艾伦窝则可能是个体生存压力水平较大导致的。本研究综合波里尔面的研究史和形成原因,认为“骑马人小平面”一词不宜继续使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中国缠足骨骼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李海军, 杨筱雨, 肖小勇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3): 488-501.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27
    摘要139)   HTML34)    PDF(pc) (7320KB)(118)    收藏

    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形态与年龄、性别、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并可能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缠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人为足部变形行为,会导致女性足骨出现严重畸形,缠足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及地位等。目前关于缠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缠足的骨骼形态、病理特征、时代和地域差异、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缠足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和结论,对缠足骨骼形态变化的研究进展和足部骨骼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缠足研究作简要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中国南方猩猩化石的研究进展
    廖卫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2): 199-213.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16
    摘要248)   HTML69)    PDF(pc) (2534KB)(234)    收藏

    在精确年代测定基础上,研究中国南方新发现的猩猩牙齿化石,是近年来猩猩化石研究的特色。中国南方猩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深化了学术界对更新世猩猩分类、大小演化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认识。本文梳理了中国南方更新世代表性的含猩猩化石遗址和猩猩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发现的猩猩牙齿化石和年代学结果表明,猩猩最早出现于早更新世早期的中国南方,并持续到了晚更新世,以猩猩魏氏种(Pongo weidenreichi)为代表。在中更新世晚期时,猩猩戴氏种(Pongo devosi)可能首次出现在中国南方。猩猩魏氏种与猩猩戴氏种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来证实。更新世猩猩牙齿大小演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猩猩牙齿变小主要出现在中更新世。猩猩牙齿大小的这种演化关系可能与中国南方草原环境的出现和扩张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甘肃五坝墓地人骨反映的史前人群变迁
    贺乐天, 陈国科, 杨谊时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2): 247-258.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20
    摘要224)   HTML61)    PDF(pc) (1989KB)(389)    收藏

    在跨大陆交流的大背景下,河西走廊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扩散、融合及其与古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人骨材料的缺乏使学界对该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来源及其与青铜时代人群的关系并不清楚。本文以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五坝墓地(4400~3800 BP)中出土的14例成年个体颅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非测量和测量性状的分析。结果显示:五坝人群属东亚类群,与青海省东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对河西地区史前时期人群变迁历史的梳理则表明该地区至少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人群迁徙:新石器时代晚期,来自河湟地区的农人成规模地向河西走廊扩散,同时带来了波浪式的文化传播;青铜时代早中期,该区人群的颅面部形态特征变得相对复杂,但人群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青铜时代晚期以后,欧亚草原游牧人群的大规模南下使河西人群的颅面部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也使该地区迎来了考古学文化和生业方式的转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广西田东定模遗址发掘简报
    艾兰, 田淳, 李大伟, 李金燕, 王伟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2): 298-313.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18
    摘要142)   HTML39)    PDF(pc) (7515KB)(333)    收藏

    定模遗址位于广西百色田东县布兵盆地内。2010-2011年间,广西民族博物馆和田东县博物馆对定模遗址进行了试掘,面积32 m2,出土了2108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器、石片、断块、碎片、未经加工的砾石等。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较少;类型多样,以砍砸器、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锯齿刃器、凹缺器等。原料主要来自附近的右江河滩,岩性以砂岩为主。石核剥片以锤击法为主,石器毛坯以砾石和石片为主。经过14C 测年分析,该遗址的距今年代为1.6~0.5万年。定模遗址的试掘为探索百色地区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石器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对于探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古代牙结石残留物的研究进展
    陶大卫, 邹慧琳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2): 344-354.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55
    摘要162)   HTML35)    PDF(pc) (578KB)(230)    收藏

    牙结石本质上是正在矿化或已经完全矿化的牙菌斑,由于其易保存、可获得性和无污染等特征为生物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古代牙结石残留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本文从古人类食谱精细化重建、早期农业演进与传播、早期东西方资源流通、特定资源消费与利用等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古代牙结石残留物分析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并对牙结石残留物分析在国内考古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