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证据下的现代人起源模型
    倪喜军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576-592.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8
    摘要2011)   HTML810)    PDF(pc) (1296KB)(1452)    收藏

    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是指具有近圆球形头骨、短而平的面颅、纤细的骨骼等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古老人类的化石和现今的人群。支持多地区演化模型和支持近期非洲起源模型的学者,在“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的应用范围方面是不同的,前者以连续演化为基本思想,认为这一名词只包括智人中较进步的类群;而后者以分支系统学思想为基础,认为包括所有智人。分子古生物学研究显示,尼人、丹人和智人在遗传学水平上属于不同的人种。新近的以标本-种群为单元的系统分析,因为不是以属、种等分类学阶元进行的,因此与分类学的阶元划分无关。该系统分析的结果显示智人属于单系类群,哈尔滨人、大荔人等组成其姊妹群。尼人与智人的分异早于1百万年,与基因组水平的谱系分析相符合。多次多向的穿梭扩散是统计学上符合系统关系的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周期性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
    吕厚远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731-748.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9
    摘要564)   HTML104)    PDF(pc) (2283KB)(831)    收藏

    从古至今,气候变化特别是周期性气候变化,一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从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迁移、新石器时代文化文明演变、历史时期王朝兴衰更替,到工业化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动荡等,无不留下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的烙印。本文依据近年来古气候、古人类、环境考古等研究的新证据、新进展,从周期性气候变化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关键节点的气候特征;通过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旧石器、新石器、历史时期不同时空尺度周期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讨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认识的异同,阐述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新范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意义
    刘武, 吴秀杰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563-575.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4
    摘要1037)   HTML191)    PDF(pc) (2732KB)(822)    收藏

    近年对许家窑、许昌、华龙洞、澎湖、夏河、哈尔滨等人类化石开展的系统研究,引发了学界对中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分类的不同认识。基于对相关中国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的分析,作者提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类化石形态特征表现为四种类型:1)以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共有特征为主;2)以原始特征为主;3)以现代特征为主;4)独特形态组合。多数化石形态特征表现为前三种类型,而许昌和许家窑这种以硕大的头骨和巨大颅容量构成的独特形态组合在其他同时期化石还没有发现。化石形态的多样性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对现代人的形成贡献不同。作者认为在该时期的人类化石形态多样性规律还未阐明的情况下,将具有混合或镶嵌特征的相关人类化石归入分类地位不确定的人群较为合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探究早期现代人的南方扩散路线
    李浩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630-648.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1
    摘要744)   HTML158)    PDF(pc) (1715KB)(660)    收藏

    本文从扩散时间、扩散路径、主要争论以及考古学证据等方面,对早期现代人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使用旧石器中期石器技术的早期现代人在晚更新世早期(MIS 5阶段)已经开始沿南方路线扩散,但学术界对于此次扩散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仍存在争议。在距今约5万年以后,南方扩散路线上的早期现代人出现诸如使用赭石颜料、制作串珠和骨质工具、创作岩画艺术等行为,同时也独立发展出一些区域性适应行为。石器研究显示,南亚地区在5-3万年前逐渐出现了细石器技术及相关产品(细石叶、修背工具等),而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表现出以生产细小石片为主的权宜性石器技术体系,一些细小石片曾被用来加工有机质工具或作为复合型工具使用。中国南方地区紧邻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生态环境来看,都可以纳入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范围。建议从旧石器中期石制品组合和旧石器晚期细小石制品组合两方面入手,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为探索中国南方地区早期现代人的出现和演化提供重要考古学证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古基因组揭示史前欧亚大陆现代人复杂遗传历史
    张明, 平婉菁, YANG Melinda Anna, 付巧妹
    人类学学报    2023, 42 (03): 412-421.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0
    摘要971)   HTML169)    PDF(pc) (1917KB)(576)    收藏

    古DNA提取与测序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们能够利用史前现代人样本直接开展古基因组研究。古基因组研究发现,在约4万年前,欧亚大陆上至少存在着6个独立的现代人群体,其中3个群体并未对现今人群贡献基因。在距今4万年至末次盛冰期结束,欧亚大陆至少有5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人群体。末次盛冰期结束后的部分现代人群体与现今人群拥有更近的遗传关系,而部分群体则未对现今人群贡献基因。本文基于末次盛冰期前(45~19 kaBP)与末次盛冰期后(19~10 kaBP)两个重要时间段的欧亚大陆史前现代人的基因组研究,梳理欧亚现代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发展脉络,重点探究此前研究相对滞后的欧亚大陆东部地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
    李咏兰, 宇克莉, 张兴华, 包金萍, 李翀,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698-711.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0
    摘要810)   HTML72)    PDF(pc) (882KB)(558)    收藏

    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18-2021年,我们测量了1530例卫藏、康巴和安多三个藏族人群的体质数据,统计结果发现,藏族男性、女性均为超中等身材,体质量超重,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中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中腿型,多有上眼睑皱褶,有内眦褶。对中国15个族群测量指标均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藏族与东亚类型的汉族位点距离近于多数北亚类型族群,更近于多数南亚类型族群。藏族数据与国外资料中的东亚、南亚、北亚、北极类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藏族与东亚类型位点最为接近。研究证实,当代藏族具有东亚蒙古人种类型的体质特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现代人出现和演化的化石证据
    邢松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6): 1069-1082.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6
    摘要748)   HTML137)    PDF(pc) (2629KB)(557)    收藏

    近年来,新材料的发现、新测年结果的更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加入,刷新了关于现代人在各主要区域出现时间、在迁徙扩散中与古老人群的交流模式、晚更新世晚期现代人演化复杂场景等方面的认识。本文梳理了关于现代人出现和演化路径的主要化石证据和研究成果。目前化石证据显示:非洲准现代人的出现时间最早可到MIS 9阶段,非洲现代人在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化石证据连续;欧亚大陆现代人的出现时间可追溯到MIS 6阶段,在MIS 5a-MIS 4阶段经历“瓶颈期”,在MIS 3阶段开始广泛分布。从已有证据来看,MIS 3和MIS 2阶段,欧亚大陆不同区域的现代人演化链条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呈现有断点的“网状”演化模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欧亚东部地区的扩散和文化传播
    加藤真二
    人类学学报    2023, 42 (06): 842-856.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12
    摘要607)   HTML109)    PDF(pc) (27988KB)(531)    收藏

    本论文概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欧亚东部地区的石器工业,并基于“迁徙传播”和“接触传播”的角度就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群的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阐明,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40 kaBP cal以前),运用中国南方石器工业人群的向该地区北部区域的扩散;旧石器时代晚期前半段(40-28 kaBP cal)的地方人群形成和人群间的接触及技术传播;旧石器时代晚期后半段(28 kaBP cal以后),运用细石叶工业人群的广泛迁徙和扩散及再扩散,人群间的接触。虽有西方或者北方运用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或早中段石器工业人群的数次进入痕迹,但表明每次进入时间短暂且进入地也是局部性的。可以说,从石器群的分析角度所看到的石器工业运用人群的趋势和从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的东亚祖先人群的趋势大致吻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哲学问题
    倪喜军
    人类学学报    2023, 42 (06): 709-720.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72
    摘要393)   HTML124)    PDF(pc) (640KB)(521)    收藏

    人类起源问题是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之一,对其研究会触及很多哲学问题。本文以近年来古人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进展为基础,简要概述了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大历史,对人类存在的本质、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神创与演化、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推动力、劳动的性质和作用、偶然性和必然性等方面的哲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从灵长类起源开始算起,人类演化至少有5600万年的历史,如果从演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猿分异算起,也有700~800万年的历史。人类作为一类生物有机体,作为人类主观世界的承载体,人类存在的本质一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甚至不可能有一个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答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的存在本质上即是自然的存在,人类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的存在。人类不同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特征,即是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质特征。在人类起源研究中,应该从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不同角度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加以研究。哲学层面上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都不是科学问题,不存在科学研究上的检验标准。如果说人类的存在有目的和意义,那么这个目的和意义就是“存在”。虽然传统的神创论已经不再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主要部分,但是以智能设计论为代表的思想,仍然在试图回答超自然力量和智慧事物是否发生和发生的原因。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其自身的起源与发展与其他生物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驱使人类演化的动力是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劳动”在人类起源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曾有过激烈的讨论。从现代古生物学、考古学、动物学、行为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实证出发,无法给“劳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劳动本身就是人类在生存和繁衍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状态。对偶然事件的积累加以记录,即得到量变的过程,当量变积累到可识别出秩序和层级的程度,就可以把这个变化定义为质变。人类演化过程中的质变,也是在无数偶然性变化积累到可定义的程度才出现的。自我意识和思维,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宇宙中复杂系统发展出可以思维的能力是物质发展的必然,但是具体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哪种事物中,则受偶然因素的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中国旧石器原料开发策略的研究进展
    申旭科, 李婷, 张东菊
    人类学学报    2023, 42 (02): 161-176.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4
    摘要721)   HTML454)    PDF(pc) (13606KB)(477)    收藏

    石料开发与获取是石器生产操作链的重要环节,也是史前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能够反映史前人类的资源开发策略、环境认知与适应能力、移动模式和交流贸易网络等。相比于旧大陆西侧,东亚地区的燧石和黑曜岩等优质石料产地相对稀缺,中国许多旧石器考古遗址的石器原料主要来自遗址周边质量欠佳的脉石英、石英岩和一般燧石等,而相关的旧石器时代石料开发策略系统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对中国目前已开展的旧石器时代石料开发策略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总结发现,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末段,中国境内史前人类的石料开发策略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主要体现在石料类型组成、产地选取和开发方式三个方面,可能主要受到史前人类流动性变化、石器技术演变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综合而言,开展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石料开发策略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境内史前人类的行为模式和交流迁徙等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古人类对赭石的利用行为在其演化中的意义
    杨石霞, 许竞文, 浣发祥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649-658.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0
    摘要503)   HTML45)    PDF(pc) (2302KB)(450)    收藏

    长期以来赭石利用行为被视为人类行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受到国内外考古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溯和梳理了全球背景下赭石利用的起源、发展及其与人类演化史的关系。在现代人广泛分布于全球之后,赭石利用行为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地出现在各地,然而现有考古证据表明该行为并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突变性的发明。赭石利用不能被单纯地定义为现代人行为,而应是有着长久演化积累的现代性行为之一。在长期传播与演化过程中,赭石的功能从意识形态、艺术表达等逐渐扩展到作为矿物成分被用于实际生产生活。赭石的利用历史可追溯到中更新世中期,但其广泛分布仍与晚更新世以来现代人的广泛扩散直接相关,对于理解现代人的意识形态、社会组织方式以及艺术表达、精神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目前所发表的相关考古学证据相对较少,以下马碑遗址为代表的材料,也恰处于现代人在全球广泛扩散的窗口期,并伴有进步的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证据,成为认识东亚现代人行为的关键性考古证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关于锶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几个问题
    吴晓桐, 张兴香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3): 535-550.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3
    摘要624)   HTML44)    PDF(pc) (1284KB)(432)    收藏

    本文讨论了锶同位素考古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重要理论方法问题。首先是岩石、土壤和河流的锶同位素组成以及生物锶的来源问题。然后是锶同位素方法的四点局限性,即骨骼和牙本质样本的成岩污染问题、不同地区的锶同位素重叠现象、牙齿和骨骼的锶同位素混合效应和不能识别移民后代的问题。最后讨论了锶同位素方法应用于人类迁移研究的两个重难点,一是如何分辨一个遗址或墓地中的外来人口,二是如何找到外来人口的来源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旧石器考古类型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高星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618-629.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4
    摘要449)   HTML72)    PDF(pc) (578KB)(425)    收藏

    对石制品等文化遗存的分类与类型学分析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工作之一。旧石器考古类型学发端于法国,由博尔德奠定基础框架,其后多位学者针对不同地区和时段的材料提出有所区别的类型学方案。该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观性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一直被质疑,一直在补充和完善,目前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遗址和材料做整理、分析和描述的工具。类型学对于遗址出土材料的整理、表述和信息简化、分析不可或缺,但相对于与人类生存和认知更近的石器技术、功能、原料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其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已大大降低。中国旧石器考古类型学融合了西方学术体系的一些元素并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发展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在操作链理念的指导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以技术解读、特征分析为目标与导向的技术类型学研究,应是解决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分类与类型学研究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生物考古学视野下人类的牙齿与饮食
    雷帅, 郭怡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3): 501-513.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7
    摘要654)   HTML112)    PDF(pc) (1741KB)(423)    收藏

    饮食在人类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牙齿作为饮食信息的主要载体,从不同角度为复原古代人类饮食谱系提供了可能。作为人类咀嚼行为、饮食结构及生业模式的直接反映,口腔疾病和牙齿表面微观痕迹的体质人类学分析显得尤其重要。牙齿中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检测,对于揭示古代人类的迁徙与流动、生命在不同阶段的摄食行为与营养状况、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在回顾考古遗址中出土人类牙齿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基础上,结合牙齿的生长发育特征,绘制了不同牙位各生长序列所匹配的人类年龄图谱,并参照此图谱,提出了全新的牙本质连续切片取样方法。本文构想从体质人类学与碳、氮等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牙本质的连续切片、肢骨及肋骨等人体组织为关联式地研究材料,在探索古人类个体生命史的基础上展望“代际考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中国人群的体部指数
    李咏兰,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5): 848-861.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9
    摘要417)   HTML52)    PDF(pc) (1133KB)(405)    收藏

    本文通过对63452例18~97岁的中国人体部12项指数值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该年龄段中国人的体部形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人总体体型为长躯干型、中肩型、中骨盆型、中腿型。男性为中胸型,女性为宽胸型。随着年龄增长,上半身会显得更短一些,上半身与下半身比例更小一些,胸部更显宽厚一些,躯干下部显得更宽一些,腿显得更长一些。与南方族群相比,蒙古语族群、突厥语族群身体更壮实一些,胸部更显得宽厚一些,上身更高一些,上肢显得短一些,躯干的上部(肩部)相对窄一些,躯干的下部(骨盆)相对更宽一些,上肢长和下肢长度比例更小一些。研究还发现,同等身高的男性和女性相比,男性的上肢长度、下肢长度一般都小于女性,而女性比男性有一个更大的坐高值。从躯干长度来比较,女性确实比男性腿短一些。下身长相等的中国男性、女性之间相比,女性的坐高大于男性。同等身高情况下,中国人的坐高比欧亚人种、非洲人种的坐高要大,即有较高的上半身高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影响
    李小强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6): 1097-1108.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13
    摘要810)   HTML85)    PDF(pc) (1276KB)(399)    收藏

    农业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约1万年以前,农业在西亚、中美洲和东亚地区几乎同时独立出现。西亚的两河流域被认为是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的起源中心;中美洲则是玉米、马铃薯和花生等农作物的诞生地;中国拥有两套独立的原始农业系统,分别是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和黄河中游地区的粟-黍旱作农业,孕育了中华农耕文明。西亚的小麦农业、东亚的稻作和粟-黍农业逐步传播到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促进了早期农业全球化。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和众多贸易路线的出现加快了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融合,加速了农业全球化进程。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改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人类定居,导致人群结构的重大变革,出现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等,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及储存,推动了人口的增长。农业起源和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生态和气候环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振, 王莹, 李月丛
    人类学学报    2024, 43 (01): 184-198.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4
    摘要173)   HTML39)    PDF(pc) (4220KB)(377)    收藏

    泥河湾盆地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年代序列最为完整的区域。本文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泥河湾盆地阳原和蔚县地区65处旧石器遗址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探讨了更新世不同时期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早更新世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岑家湾台地北部边缘区,年代在1.8-1.0 MaBP;中更新世之后,遗址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晚更新世时期,遗址分布模式改为集中分布于河流两岸阶地。2)在早-中更新世,80%以上遗址处在低地球轨道偏心率期,70%以上处在温暖的间冰期。3)遗址的植被多为以蒿属、藜科占优的草原或森林草原。4)晚更新世时期,随着古人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石器技术的进步和火的使用,在寒冷的冰期时段,古人类也可以在泥河湾盆地很好的生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释光测年技术的可靠性和测年上限
    张家富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712-730.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2
    摘要565)   HTML51)    PDF(pc) (2643KB)(371)    收藏

    释光测年技术已成为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尤其是现代人类遗址,建立年代框架的重要工具之一。这一技术提供了现代人类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最早年代证据。本文简要介绍了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对释光测年的可靠性和上限及所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光释光测年的精密度(相对标准误差σ)一般为5%-10%,在理想条件下σ<5%,但是σ>10%的情况也不少见。与大量其他测年方法所获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光释光测年技术是可靠的。光释光测年的上限与样品的释光性质及环境剂量率有关,释光可靠年龄最大可达1百万年。对大多数遗址50万年的测年上限是可行的,这个年代范围涵盖了所有的现代人遗址。不同样品或颗粒间的释光性质差异很大,因而它们有不同的测年上限。同一样品中钾长石比石英有更高的测年上限,同一矿物中不同的释光信号对应的测年上限也不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西北不同降水区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芦永秀, 董广辉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4): 749-763.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6
    摘要351)   HTML130)    PDF(pc) (5999KB)(353)    收藏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西北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14C测年、动植物遗存以及人骨碳同位素数据,梳理了不同降水量区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过程,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0000-6000 BP,人类活动强度较弱且多分布在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区域,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尚不清楚;6000-4000 BP,粟黍农业的强化促进了人类活动空间向西扩散,显著的气候事件导致人类活动强度下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始显现;4000-2200 BP,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带来的农牧业元素促使不同降水量区域生存资料多样化,人类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但该时期人类活动强度存在时空差异性,对环境的影响仅在区域尺度上呈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中国人的头面部形态特征
    李咏兰, 张兴华, 孙泽阳, 宇克莉, 包金萍,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2022, 41 (03): 450-462.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2
    摘要570)   HTML115)    PDF(pc) (913KB)(347)    收藏

    目前,中国人群头型、面型、鼻型、唇型、耳型尚未见大样本的资料报道。我们测量了中国115个族群的63449例头面部指标值,计算了头长宽指数等7项指数值,进行了指数与年龄的相关分析、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以及指数与纬度、年平均温度的相关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7个年龄组指数值。相关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中国人头型变得更长一些,更低一些;面变得更窄一些,鼻翼更宽一些,唇更薄些,耳变得更细长些。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种规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纬度的增大,中国人男性、女性头长宽指数、形态面指数值增大,鼻指数、容貌耳指数值减小。随年平均温度的升高,中国人男性、女性头面部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形态面指数值减小,鼻指数、容貌耳指数值增大。中国人头长宽指数的圆头型率、中头型率较高。男性、女性头长高指数均以高头型为主,头宽高指数均以狭头型率最高,形态面指数以超狭面型率最高。超过一半的人鼻指数为中鼻型,其次为狭鼻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